在真實的戰鬥之中,騎兵之間的決鬥,遠沒有步兵之間的決鬥更震撼人心。
哪怕看起來他們的場面更大。
這是因為騎兵的戰鬥,基本上都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幾次衝鋒,幾次對撼,行的就是行,不行的就是不行。然後戰鬥就進入到了一方逃,一方追的模式之中。
雙方都是四條腿,這讓他們有條件跑。
但步兵就不一樣了。
有時候即便你想跑都沒地兒跑。
因為你的前後左右都是人,你被裹協著向前,即便你萬分的不願意,也只能隨波逐流。
直到前邊的人死光了,就輪到你上去拼命了。
所以步兵有時候真是一排排的倒下,一排排的填上去,屍體倒在地上,都是那麼的齊整,看得人驚心動魄。
偽齊的步卒,戰鬥力還真是不差。
有的事情,當真是很奇怪。
你像偽齊的軍隊,相當多的一部分,都是來自於以前的京畿周邊的禁軍,當他們在對抗遼軍的時候,看起來弱不禁風,一擊就倒,完完全全就是一支戰無渣的軍隊。
但他們換了旗幟,回過頭來,與宋軍作戰之時,他們卻完全像是換了一個人,一個個勇猛無比。
就像眼前的這支隊伍一般,當他們與高迎祥的雲南軍撞到一起的時候,先是羽箭射擊,然後是長盾為牆,長矛為林,隨著鼓點向前整齊推進,絲毫不落下風。
甚至於,因為他們在體形之上比起雲南兵更為高大,在這樣的肉搏戰中,還略戰上風。
這讓高迎祥略略有些詫異。
他發現自己小看了這些傢伙,他抬頭瞄了一眼遠處那面飄揚的偽齊旗幟,那下面坐著所謂的齊王劉豫,大概是因為這個人親自督戰的關係吧!
不過高迎祥倒並不擔心。
因為嶽騰的騎兵佔據著壓倒性的優勢,只要嶽騰清理了周圍這些偽齊騎兵,回過頭來,便是劉豫的末日。
騎兵碰上列陣而戰的步兵,肯定是討不了好。
但現在,雙方的步兵熬戰在一起,情況可就大不一樣了。
一支騎兵在這個時候的加入,足以部垮對手的作戰意志。
劉豫當然也明白這一點,不過他也不是沒有後手,五十里外,他還有一支援軍呢!
下邳駐軍,好歹也有五千人呢!
只要這五千生力軍趕來加入了戰鬥,那他單憑人數,也能生生地壓垮對手。
有時候,量變還真是能推動質變的。
劉豫只是恨自己的騎兵真是不爭氣,不過眼下雖然他們敗得很難看,但統兵將領好歹也知道、輕重,雖敗而不敢逃,仍然在左右兩翼努力地牽制著對手的騎兵,這算是不幸中的萬幸。
看在這一點上,等這一仗打完,這個人還是可以用的。
畢竟能夠看到戰場之上的情形並且作出正確的判斷的將領,還是難能可貴的。
下邳到這裡一共五十里。
自己在抵達這裡之前,便已經派出了信使通知下邳守軍,現在他們應當在路上,算著時辰,半天怎麼也能走個二三十里了,或者在黃昏的時候,他們便應當抵達戰場。
到了那個時候,雙方都已經筋疲力竭了,他們卻是生力軍。
一戰可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