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武箭無虛發。
對手的盾牌,壓根就擋不住魏武手中強弓射出的利箭。
魏武每一箭,射的都是軍官。
基本上是弦響人倒,對方連箭的影子都看不到。
偽齊這個指揮如此快速地潰敗,最根本的問題就是他們的統制在第一個照面的時候,便被魏武三箭連珠給幹翻了。
那名敵將與魏武一樣,衝殺在前,而且對自己很有自信。
面對著魏武的弓羽的時候,絲毫沒有感受到生命的威脅。
然後,他為自己的錯誤判斷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敵人的主將,拿著這樣的一柄大弓,身邊還有幾個專門供箭計程車兵,用屁股想也知道,對手善長弓羽。
或者這些武將,打心底裡瞧不起這樣的對手吧,
要麼是對自己有絕對的自信,要麼是對身上的盔甲有絕對的自信,他抱著哪怕捱上兩箭,付出一定的代價,只要能衝到魏武跟前,那還不是一刀兩斷。
然後,他聽到了弦響,
他躲過了第一箭,嗑飛了第二箭,然後第三箭,命中了他的咽喉。
三箭連珠,一箭斃命。
魏武射完了自己和親兵身上的箭,生生地在對手嚴密的軍隊中撕開了一個口子,然後他將弓背在了背上,拔出佩刀,衝進了敵人群中。
他不僅僅是手上有一柄刀,關鍵他還有兩支鐵腳。
在戰場之上,這兩支邊緣被專門磨鋒利了的鐵腳,使得魏武有三把刀,關鍵是,他還跳得比別人遠,蹦得比別人高。
西北方向的這個指揮,頃刻之間便被魏武攻破。
戰場之上的僵勢,只要一點被打破,那就是一個全線被動的局面。
一方勢頹,別一方必然便會士氣大振。
劉豫的援軍還沒有來得及趕去支援,西北方向,已經全線潰敗。
而這個時候,那個被劉豫認為有大局觀的騎兵將領,又做出了一個大膽的選擇。
他跑了!
或者是因為他太有全域性觀了。
先前他支援,是因為他覺得還有勝利的機會。
現在他跑,是因為西北方向上的失敗,很有可能成為破局點,如果他不跑,估計就真要交待在這裡了。
如果他不跑,戰事很可能還會繼續僵持一陣子,但他這一跑,對於偽齊卻是致命的打擊了。
因為嶽騰終於抽出了手來。
他根本沒有去管這支逃跑的騎兵,而是立即掉轉身頭,去夾擊那支正在向西北方向運運的偽齊預備隊。
這支預備隊,本來是去截擊魏武所部的。萬萬想不到,自己在半路上卻先被截擊了,關鍵是,截擊他們的,還是騎兵。
運動中的步兵碰到了瘋狂突擊的騎兵,下場如何那還用說嗎?
雖然發現了不對趕緊停下了腳步,趕緊開始組陣,但迅猛湧來的騎兵,在他們還沒有形成陣形的時候,就已經向他們舉起了屠刀。
於是,又一個偽齊指揮崩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