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路上有的不單單只是鬆軟腐葉,行走這條路也並非是表面上看起來的那麼簡單。
至於其中究竟有什麼變化,就連顏回也不清楚,聖人手筆,每年開啟都在變化著,內容到底是什麼,只有真正踏上這條路後才能知道。
寧北剛剛還在看著走在最前方的俞子期身影,下一刻就感到周身天地一變,眼前場景驟然轉換,四周的所有學子全都消失不見。
他出現了一個新的地方,巨大的平原當中,一望無際的軍隊穿行在齊腰高的野草之上,自己此刻正騎著一匹白馬緩緩前行。
而在自己的前方,有一位渾身黑甲的將軍正在低頭看著手裡的聖旨,眉頭緊鎖。
寧北並不知道這是何處地方,他環顧四周,腳步踩踏野草,一股不可阻擋的鐵血味道撲面而來。
在這支軍隊的頭頂,甚至還有黑壓壓的雲彩緊隨其後,那是濃重殺氣所聚集出來的天變異象。
可想而知這是一支怎樣的軍隊。
“程校尉,妖國大軍兩天之後就要攻打天間府,可現在陛下卻下旨讓我軍側面支援清澗城,你覺得如何?”
那黑甲將軍將手中聖旨收好,然後回頭看著寧北詢問道。
從稱呼當中可以看出在這個情景當中,他所替代的是另外一個人的角色。
天間府和清澗城?
寧北心頭一動,再看著這隻煞氣逼人的軍隊,立刻就想起了神朝史上記錄的一件事情。
三千五百年前,第九代神皇執政期間,妖國大舉攻伐,屯兵邊境。
在邊境當中有兩座軍事重城,其一為天間府,另一個便是清澗城。
當時軍中探報妖國會將主力放到清澗城上,恰逢那時候負責清澗城的大將軍種世衡病故,清澗城上下一片低迷,若是這時候妖國攻打一定會大亂。
邊軍告急,第九代神皇知曉事情利害,也不猶豫,立即便下了一道聖旨給當時恰巧在邊境附近圍剿魔教的天策軍,命令天策軍統帥李祺側方馳援清澗城,將妖國大軍包餃子。
天策軍作為當時神朝之內的第一軍,若是出現在戰場當中,將會產生決定性的作用。
但聖旨跟隨神朝氣運傳遞過來的時候,李祺已經是在去往天間府的路上。
這位將軍早在聖旨落下之前就判斷妖國攻打清澗城是假,實則是為了迷惑神朝,真正的目的一定是天間府。
所以在這種時候接到了這道聖旨,一時間就有些進退兩難。
寧北心中想著這件事情,他還記得最終的結果,天策軍統帥李祺拒接聖旨,並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隨即在兩天內飛馳到了天間府。
而他判斷的是對的,清澗城準備的大軍撲了個空,而天間府這裡才是妖國的精銳,甚至還有近百名承聖境界的大妖。
所幸天策軍及時趕到,這才力挽狂瀾避免了悲劇的發生,縱觀神朝萬年以來,這也是邊境最危險最可能被攻破防線的一次。
事後神皇並未追究李祺的責任,反而是愈發信任起來,並且對於邊軍也放開了權利。
戰場之上瞬息萬變,該怎麼打,該什麼時候打,這都是將軍統帥該做的判斷,旁人不該干涉。
想到這裡,他明白了這應該是儒林路當中的考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