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列車的出現。
就預示著大明將要走向了工業的時代,機械代替人力,更加進一步的讓更多的人,從繁重的體力勞動當中解脫出來。
當然,這樣的變革,也是要好好的處理才行,
要不然就會產生另外一個新的問題。
那就是,勞動力越來越不值錢,最後只會出力氣幹活的人,在往後會活的很艱難。
不過,這一切只是一個開始。
在崇禎和袁可立他們上了機械列車感受速度的時候。
轟隆隆的列車雷聲,也就傳遍了大明的四方,此時可不比後世的某一段時間,會被人認為列車是妖魔鬼怪。
會破壞國家的風水,從而被人阻止。
更有甚者會被人蠱惑的上去以身體來碰撞。
從道院中出來的,本土研究的東西,被人接受的時候,總會有一種親切感,最多隻是讓某一部分人覺得,太過吵鬧。
不知不覺中,時間就來到了陽春三月。
這幾個月,崇禎接到的好訊息不少。
遼東李過傳來的訊息,說是已經佔據了撫順關,建奴的殘存勢力,以代善為首的人往後又退縮了一大截。
收復的過程很簡單,就像是撿的一樣。
和李過相呼應的劉文秀,也是在開春之後,往防線上走了一圈,就發現杜度他們的所有人馬,已經撤離了重要關卡。
只需要把戰線推進一步就可以了。
松江府的造船廠,也已經開始發揮出重要的作用,黃海水軍和東海水軍,也正在緊密鑼鼓的進行著完善。
這些都是大明已經規劃好的。
只需要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切都會變得更好。
就在崇禎接到盧象升傳來的隱秘訊息,還沒有來的及看得時候。
卻又傳來的另外一個噩耗,武昌府的黃岡和羅田,又發生了地震這種天災。
不過這一次,對於已經很有賑災經驗的大明官員來說,不需要崇禎親自坐鎮指揮了。
也是到了此刻,崇禎才清晰的感覺到,在原本的歷史上,崇禎面對的到底是怎樣的一種絕望。
朝堂之上的大臣們不省心。
就是這個老天爺也是不開眼,不是天災,就是人禍,每一年都沒有停下來過,即便是大明的底子再厚實,也經不起這樣的折騰。
更何況,大明的國庫並不富有。
可想而知,那時的百姓們,活的到底有多麼的辛苦了。
崇禎坐在椅子上,半響都說不出來話。
訊息是李長庚親自過來告知的。
賑災使用的是就近原則,剛好還沒有閒下來的李定國的工作量就再次增加了。
比較讓人慶幸的就是,大明目前為止,糧食這一塊,現在並不是很短缺,一兩個小地方的天災,還是能夠很容易解決的。
“看來老天爺,對大明很有意見。”
崇禎調侃的說了一句。
可神情依舊很鬱悶。
“皇上說的,那個小冰河時期,這種天災,可是一直要持續好多年的,最少三四十年才能夠安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