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許久得未曾商超的崇禎竟然奇蹟的上朝了。
而給在座的大臣們,也都換了一套全新的桌椅,一切都彷彿回到了開國之初胡惟庸沒有做宰相之前的規矩。
“西漢漢宣帝劉詢,甘露三年因匈奴歸降大漢,憶往昔輔佐有功之臣而有麒麟閣,其畫十一功臣畫像以示榮耀。”
“漢光武帝劉秀麾下助其統一天下,重振漢室,亦有云臺閣,其畫二十八將,對應二十八星宿,載於史冊。”
“唐朝貞觀年十七年,唐太宗也有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就連宋朝亦有昭勳閣二十四功臣被人供奉。”
“元朝沒有這些東西,可元朝短短几十年就亡了,不知大明為何也沒有這些?是你們想不起來做這些事情,還是你們在等著大明也和元朝一樣亡了?”
崇禎還沒有等黃爌進行奏疏,就立刻丟擲了這個問題。
想了一宿,更是查閱了不少的卷宗,他立刻就從其中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隻要建有類似他心目中英雄殿之類的事物朝代。
都一個個在軍事上猛的不像話。
儘管宋朝偏向軟弱,可那也是文人的軟弱,像武將可是從來不慫。
而那些沒有這些東西的朝代,似乎存在的年限都很短。
他弄不明白是不是這種方式,能夠延長一個國家的國運,還是能夠激勵出更多的強兵悍將。
他是新科學的,如今也不得不信一波玄學。
而從這種奇怪的玄學角度上,去推行這件事情,想來應該是最容易,也最有說服力的。
“孔孟先賢你們記得,每段時間隔三差五的都爬去祭祀,為何流血犧牲之後,打下了錦繡河山的將士們,你們卻偏偏就忘了?告訴朕,你們到底是怎麼想的?”
這件事情崇禎也有些奇怪,有明一代,居然到了快要滅亡的時候,都沒有人提出過這方面的設想。
該說文人的勢力太大,壓制的武將沒有任何的話語權。
還是這些文人壓根就不想要去建立這麼一個祭祀的所在?
可在明朝的後一個朝代,卻又神奇的多了一個紫光閣,這就讓他真的無語了。
若不是後一個朝代的電視劇,電影,播放量比較多,以他宅男的屬性,也不可能知道這件事情。
黃爌張口結舌,如今作為文人的表率,在然是要為文臣謀利益。
即便是表現的公正不阿,可文武對立彷彿天然就會形成這種狀況。
他此時腦子裡亂糟糟的,不斷想著的也不是之前“火槍大學士”的事情,而是新皇對於軍人定位的問題。
若是這麼搞下去,文人又怎麼可能對著武將指手畫腳?
那可都是功勳和利益啊。
整個遼東別看戰場鋪的很大,可其中若是沒了巨大的利益,能打多久?
要知道每年朝廷撥過去的糧餉,可都是朝廷差不多大半年的稅收,在還有和關外的蒙古人,滿人等做生意的收穫。
若是全部被武將拿去了,即便新皇在強勢,中原大地一定會是四面楚歌。
他是文人,最瞭解這些文人的節操。
辦好事不行,但要是拖後腿,那是拿手絕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