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外的事情,崇禎暫時還不知道。
可大明的許多事情,就已經安排上了。
山西的晉商老家,他也以派了人前去抄家,手下的這些大臣們即便是重新換了一遍新人,其實根子也很難改變。
除非經過漫長的時間,培養出一些別的學派的人手。
到時候儒生治國不在是必須的,那麼這些人才會收斂,才會學著改變。
別的事情或許會拖延,然而對於抄家這種事情,底下人絕對會義不容辭。
“總說帝王疑心病很重,我才繼位多長時間,看誰都不是很信任,若不是自己分身乏力,說不得朝堂上只會剩我一人。”
崇禎悠閒的半坐在床榻上,看著已經恢復的差不多的錦衣衛,傳遞出來的各處訊息。
距離朝堂大換血,已經過去一個半月了。
此時已經進入了冬季。
到目前為止宋應星還沒有找到,而徐光啟也沒有在研究出他所需要的東西。
要不是因為抄家得到的銀子太多,已經夠用了,現在宮裡的開支絕對已經出現了問題。
另外一點他發現,不知是不是錯覺,魏忠賢竟然在改邪歸正,不但把宮裡的太監們訓練的極好,就是那些歸於客氏教導的宮女們,也都一個個進步斐然。
而且重要的一點就是,沒有了外臣可以收手賄賂和弄權,他的親戚們也都不在做著欺男霸女的勾當。
京城外面也已讓盧象升和孫傳庭各自拉起了五千人的兵馬。
全部都是按照皇上給出的年齡段選出的人手,餉銀定的很好,每人直接三兩銀子,其中隊率將官另算。
自從訊息傳出全城的男子,都在踴躍報名,很多人知道的訊息太遲,而人員已經錄滿垂頭喪氣的回家就被親戚們罵著不爭氣。
內閣的運轉只有黃爌一人支撐著,從金陵來此的那些大臣們幹活還算賣力。
有了前一波的人的前車之鑑,這一波人就老實的很了,況且他們拿到的俸祿也比曾經高出了三倍,已經不需要貪汙受賄,就能過的很舒服。
當然他們也都知道金陵遞增上來的那些官員,也在等著他們犯二呢。
“王承恩,給黃首輔說一下,從今往後大名不需要徭役了,讓他把詔書的內容在每一個縣城都張貼好。”
崇禎躺著躺著忽然想起了這麼一件事情,在他看來如今的徭役簡直有點扯淡,除了加重貧困戶的困難之外,沒有任何好處。
而維穩才是他當前最需要做的,不管怎麼說與時俱進才是好辦法。
“是,皇上。”
一直守在外面,替換了田守新位置的王承恩領命出去。
想了想,覺得沒有別的事情了,才起身在侍女的服侍下,穿好衣服往周皇后的寢宮走去。
飽暖思那啥,打不出來這個詞。
反正如今是冬季,做一些運動暖和一下身子,是一件最正確不過的事情。
攸呼三月,一晃而過。
沒了原班大臣,也就沒有了詔定逆案,搬到魏忠賢的事情。
也沒了“裁撤驛站沉卒,歲可省金錢數十萬”的奏章。
一時間似乎很有些海清河晏,歌舞昇平的意思。
畢竟這個時代的下崗工人,是可以揭竿而起的,崇禎也不得不慎重對待,為此還加緊時間收購糧食,以備全國災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