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啊?怎麼一個個的啞巴了?”
崇禎一宿沒睡,此時眼珠子都是佈滿血絲,大聲問話的時候,彷彿要掀起一場腥風血雨。
只有排在另一邊單獨列出的孫傳庭和盧象升一陣激動。
原以為功名只在八股文章,進了軍隊也是沒多少出人頭地的機會,現在看這情形,功名真能達到馬上取了。
崇禎看了一眼黃爌,他是看過這位的生平,覺得還算公正才下詔找來做內閣首輔的。
如今真的是屁股決定腦袋,讓他一陣失望。
“黃愛卿,統計傷殘官兵的事情,你可以放手交給盧象升來處理,另外在統計一份從大明開國到現在的歷史名將,做不做的到?”
崇禎轉頭看向盧象升,雷厲風行的問道,此時的朝堂幾乎成了崇禎的一言堂,根本就沒有那些文臣說話的地方。
“臣盧象升領旨,最遲半個月的時間就能做好。”
盧象升出列躬身大聲回答道。
“徐光啟召集手下的工匠,立刻拿出一份建設英雄殿的建築圖紙,就在離天壇不遠的位置給朕建起來,需要多少兩銀子,也儘快拿出一個預算。”
和天壇不遠,天壇是為了祭天,而英雄殿和天壇相提並論,那可是很高的榮耀了。
若是真的實行下去,那麼許多讀不好書的儒生,絕對不介意去當兵。
而這對於文科舉昌盛,武科舉衰落的現象,就會出現一波劇烈的波動。
“臣,徐光啟領旨。”
徐光啟沒啥好說的,道院都能弄出來,手下的匠人也能稱大學士,這可是從未曾有過的國家變革。
能在劇烈的變革中佔據首位,即便是最後變革失敗,自己想來也會青史留名。
文臣隊伍中的工部尚書想要上前說上兩句,然而腳下的雙腿卻是不聽使喚的站著不動。
雖然六部尚書之中,至盛端明而沒有再重新設立。
可在崇禎大換血朝堂的時候,又重新啟用了起來。
現在京城之外那一大批修路的前大臣們,都是在他的掌控之下幹活的,而同行的還有朝廷專門配置的捕快們。
當然工部尚書的只能範圍還是很廣的。
掌管全國屯田、水利、土木、工程、交通運輸、官辦工業等的大臣,明代正二品,清代從一品。工部尚書的職位相當於主管工業與資訊化部、農業部、水利部、建設部、交通部等的國務院副總理。
崇禎自己也知道,這樣一個實權部門,不把他拆分了,自己很難改革其中的東西。
所以目前為止,方逢年是近年來第一位接任者。
只是歷史上,原本是禮部尚書的人,卻換了個職位。
“今日就這麼多事情,諸位愛卿,還有人什麼要說的?沒了就散朝了。”
底下的大臣們還敢說什麼,就崇禎剛剛丟擲來的那些東西,若是以往的朝堂,肯定是亂糟糟的,彷彿進了菜市場。
那就不是為了討論問題,而是為了反對而反對。
根本就不會去深刻的思考,到底這項提議對整個大明,有什麼好處。
於是朝堂的氛圍就這麼莫名巧妙的好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