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便是不知軍的後果。
高俅自覺比童貫不差,實際上不提領兵之能,但就個人實力,童貫早已是法相境,而高俅至今也不過是神通境,還只是神通初期。
沒有神通境實力,也當不上太尉。
畢竟隨意一個進士,就有神通境的實力了。
有了強軍,還得有戰船,於是高俅又徵召了建康府水軍都統制劉夢龍,遣心腹沿江收羅大小船隻前往濟州聽命,帶著自己殿帥府中有萬夫不當之勇的統制官黨世英、黨世雄兄弟,攜十位節度使,帶著百萬大軍,殺奔梁山泊而去。
……
不提高太尉大戰梁山之事,身在長安的奇計,這天收到了天子詔書,命其回京述職。
自當初中得狀元離京,已有八年之久。八年間,奇計雖未再到過汴京,但和皇帝的關係卻沒有疏遠。
畢竟寵信佞臣、愛好藝術只是這位皇帝的掩飾,真正的他冷眼觀察著這重複了一遍又一遍的世界,期待有一天將其摧毀。
他把這個希望,放在奇計身上,當然不會疏遠了奇計,時不時的提及,讓人知道自己是在關注著這人,自己是信任這人的,免得有太多人從中作梗。
即便如此,以不足而立之年升任永興軍路經略安撫使,朝堂上彈劾奇計的人也大有人在,只不過皇帝信任,根本不在乎,最終也就不了了之。
正因如此,童貫才不敢在背地暗下黑手,比如派人率軍進攻西夏這種送死行為,童貫就絕不會讓奇計去做。
否則即便成功,也會惡了皇帝。作為太監,失去了皇帝的信任,結果不言而喻。
……
“大哥,多年不見,可還安好?”汴京城外的驛站,奇計見到了來迎接的祝龍。
祝龍身邊,還有一個十歲左右的小子,正是祝龍的兒子祝昆,奇計的大侄子。
祝昆一副學子的打扮,顯然因為奇計的原因,祝龍讓自己的兒子習文了。
同樣有這種轉變的,還有祝虎。
倒是祝彪,才找了一個軍中老將的女兒結婚,還沒有孩子。
至於奇計,在這個世界,依舊是單身狗。
“一切安好。”
祝龍胖了不少,看起來像個員外了,在京數年,為奇計打理交際,人變得圓滑了不少。
“昆兒,這便是你一直期待見面的叔父了。”
“侄兒拜見叔父。”祝昆激動的行禮道。
這可是曾經的狀元,作為學子,哪個進士不是榜樣,何況狀元。
“起來吧,好好讀書,不要辜負了你父親的期望,我在京這段時間,有什麼疑惑,可來找我。”奇計笑道。
正要請祝龍入驛站詢問情況,突然一隊七八個騎兵打著旗號、自遠處疾馳而來,在驛站前下馬,朝眾人問道:“敢問哪位是永興軍路經略安撫使祝相公?”
“本官便是,你是何人?”奇計邁步上前沉聲道。
“回相公的話,小人是太傅門下,封太傅之命,來請相公過府一敘。”為首者答道。
“本官封詔回京,不得陛下許可,安能入城?”奇計說道。
“回相公,太傅已向陛下請命,這是陛下的諭令,相公可放心入城。”那人說著,取出一份諭令遞過來,“對了,太傅還言,這諭令是得到太師認可的,所以相公不必有任何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