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在不斷進步,原始社會的那種古樸無華的簡陋狀態是回不去的,也不應該再次倒退回去。
所以不要像某些人那樣,一味曲解此中含義,一直構想透過大毀滅再去尋回那種原始的生活,那是錯誤的。
能夠看到每次改朝換代後的質樸人民他們生活的本質,從中領悟那種環境的根本之道。你大致也就可以推算李師所想要講的道理了。”
瓊尼聽完雙眸一亮,撫掌道:“保持住本心的樸,再以此去安享現在的生活。這就是整個社會長治久安的基礎。
李師認為保持這個狀態,並推廣實行下去,那麼大家都可以不需要什麼強制約束,就能夠過上幸福的生活。”
“沒有文字,沒有文明,大家也能幸福的生活。有了文字,有了文明傳承,大家也能繼續幸福的生活,這就是樸的重要性。
大家知道樸,心中有樸,則行而知止,知止而不殆。妙哉!”
待瓊尼說完,陳曉曉繼續補充說出了自己的所得。
見兩個小傢伙也都有了各自的心得,秦無敵知道自己今天所要講授的道理,大致已經給他們講明白了。
將剛才來到亭中之時接到手中的那杯咖啡輕輕飲盡,秦無敵放下空杯瀟灑離去。“你們三人接著探討,我去找老傢伙下棋去了。”
秦深在師父說話之時就走了過來,隨後一直站在旁邊默默聆聽,收穫頗多。
所以此時,三人已是文意通達,無甚難點。於是恭送秦無敵離去,這又才重新落座,繼續互相交流心得。
“曉曉姐,今天由你來總結歸納一下唄。”
“行吧。我講講我對這章的理解,我覺得用類似故事敘事的方式,直接用現今的通用語將它陳述出來就挺不錯的。
道恆久就存在了,沒有光明之顯耀,樸實無華像非常微小難察的東西一樣地存在著,而天下這世間沒有誰敢讓祂臣服其下。
侯王如嘗試著遵守道的本意而施政,就能發現萬物都將自己奉為主上,自然而然分出了賓主。
天地之間的一切都相互配合王道之政,甘甜的雨露這種難得的援助只要民間有所求就能降下來了,民眾們不需要命令就自行均分所需互相援助,沒有爭紛了。
時間延續,萬物繁衍。開始不斷創造出新的東西並賦予名字與意義。社會的文明得到傳承,大家也就能知道了解可以做的與不可做的。
知道不能去做的事,所以就不會步入滅亡。
依道而行,不斷深入瞭解祂之後,再看這天下間的一切,猶如小小水坑所容與無垠大海所容進行比較。
所以,還有更多的道等待著我們去探索。”
“不錯,不錯。譯得非常好。”瓊尼覺得陳曉曉比起之前大有進步,於是大讚道。
“曉曉,你為何把這章按故事敘事的方法來譯呢?”秦深聽完,卻先提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惑。
陳曉曉微笑著對秦深道:“你難道沒有覺得這章中所說的內容太過理想化,想要實現起來非常困難嗎?
天地陰陽交泰,雨露充沛,又無天災人禍,民眾和諧相處,領土沒有內憂外患,其樂融融。這樣的情況,哪怕是在幻世之中,都不可能完美呈現,何況是在現實中要將其做到。”
“確實有道理。我們能看到歷代記載,基本都是這世界上統治階層失道之樸,奢靡浪費,道德淪喪之後,造成怨眾皆反。
然後就是政權被顛覆推翻,制度變革修繕,民眾再重拾其樸,復歸於始。
在這麼多記載之中卻難以看到,有知止不殆,俾道樸而不失的理想之國。”
聽到陳曉曉這般說明,秦深心中的疑問完全解開。
“道之樸,知易行難。適者曰樸,過之為摳。沒有固定的量度去定義樸的標準。
如果是一直維持適量生存的需要供給,那麼外部因素一旦突變,就會形成弱勢發展的落後局面。
如果是保持滿足所有發展需要的充足供給,那麼內部因素容易臃腫,然後形成膨脹過度的失衡局面。
所以秦深哥哥,這種構想雖然美好,但想在領土之中推行的話,那就是非一般的艱難啊。”
瓊尼將話題轉向了實際應用中來。
秦深為此沉默了好一會。仔細思索之後,這才把自己理順的思緒講了出來:“雖然是難以達到,但是師祖的這一構想作為參考目標,還是不錯的。
所謂心中執樸,則道引成直。心中無樸,則行之無據。目標明確,是為有名,有名則可知行止。行止得當,長存不殆,同之天地,則道成江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