炊者不立自視不章自見者不明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曰餘食贅行物或惡之故有欲者弗居
——錦書道德論
“很簡單的一段。這第二十四章斷句不難。”
“炊者不立,自視不章,自見者不明,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曰,餘食贅行,物或惡之,故有欲者弗居。”
/////////////////////////////////////////////////////////////////////////////////////////////////////////////////////////////////
“斷句之後,我們就來對第二十四章譯文著手了。
這章像是註記或讀書心得,隨筆而寫,容易產生分歧,讓人不知該如何翻譯才好。
我這也先給出我的譯文。不過,我並不準備像以往那般念出來予你。
我已經寫好了,放在這兒,你自己先翻譯好後,再過來拿著對照吧。”
秦無敵今天來到後卻沒有像以往那般講課。按以前的經驗,秦深知道師父想要進一步考驗自己的應變了。
讓我自己先試著譯文,那麼我就來試試看吧。
遵照師父的交待,秦深沒有急著去拿那翻蓋過來的譯文看,而是靜下心來慢慢研讀起來。
“炊事與人不能獨立分開。
看事物要連在一起看,不能只單單看到片面。
自己只審視自己就會不明(周圍的情況)
自己見到的 (片面,不完整),不能明瞭全貌。
自己主動去討伐別國是不能算為功績的。
自己誇耀自己不能長久。
這些情況在道理上來說,吃多了撐得難以行走,不要或者厭惡這些,所以有慾望的人不能做得到。”
費了好大勁將譯文完成後,秦深覺得自己所譯確實是有些不通達的地方。沒有繼續糾結,秦深直接拿起師父秦無敵的譯文展開瀏覽起來。
有個師父就是好啊。
秦深感慨中開始仔細看了起來。白紙上用端正的小楷寫了幾行文字。
“(古人)煮食吃飯的時候,人坐著而不是站立的。(行軍途中,大軍修整)。
一個人自己進行審視,會出現不章全的情況。(軍事計劃)
自己見解而決定一切,是不明智的決策。(軍事決策)
(對方沒有錯的情況下)自作主張而決定去討伐他國,是沒有功績可以宣揚的。(軍事行動)
自滿而驕傲的人,不能長久獲取勝利的。(軍事戰鬥)
其實在(行軍的)路上也說過,
(攜帶)過多的食物累贅拖累(大軍)的行進,
不要這樣去做,或且厭惡並遠離(他們)這些行為。
所以有(獨裁)慾望的人不能勝任(主帥的)位置。”
“另注:此篇與第三十篇亦有關聯之處,可相互對照。”
‘物’這裡是譯作‘勿’的通用,師父的意見與自己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