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取獎勵!”
“開啟十二境禮包!”
伴隨著沈楠的聲音落下。
瞬間!
一道淡紫色浮現。
【開啟十二境保底大禮包....】
【獎勵仙武大明世界——王陽明(儒家十三境,儒家聖人!)】
【龍場悟道,心學大成!】
有關王陽明的介紹極少,只有這寥寥八個字。
但這幾個字已是足夠說明王陽明的成就,若說大奉有立意著書的儒家聖人,那麼其實也就是王陽明這般的情況,他們隱居一地,悟道之後,步入儒家亞聖、至聖的地步,而後更是一步步的朝著儒家第十三境的儒家聖人靠近,直至超脫之境!
“王陽明...”
沈楠亦是對於王陽明極為了解,他眼眸閃過一絲驚喜。
只是讓他有些疑惑的是王陽明為何不是十四境的儒家超脫境?
很快。
沈楠腦海之中便浮現出有關王陽明的種種經歷以及資訊,要說王陽明所在的世界乃是仙武大明,其上限不同於大奉的十五境,最高也就是十三境的存在,尤其是王陽明這般龍場悟道,走出自己獨特道路的儒家至聖,就更沒有前路可尋。
他所修行只能是自行摸索。
因而他的境界自是要比想象之中的低一些。
最為關鍵的是,不同於大奉的官氣、立意這兩條道路,仙武大明儒家所修行的體系又是有些不同,走的是立心、立言、立命、立意這四條路。
何為立心,便是為自身立下心意,遵循本心行事。
王陽明所走的就是這一條路。
立言則是宛若孔子、孟子那般,立下微言大義,傳授學識。
立命則是立下大宏願,比如說宋朝張載的那幾句——為生民立命,為天地立心,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便是最為標準的立命之說了。
立意自然就是大奉如今這些人所走的路線,是以自身意志為主。
是自己想要做什麼,就怎麼朝著那個方向做。
這就是立意。
聽起來立意似是跟立心有些相似,但卻是截然不同的,比如說大奉大多數走立意路線的儒家之人,都是在效仿聖賢,努力成為一個真正的聖賢,而王陽明的立心卻並非是如此,而是有些類似法家那般,不止自己要致良知、知行合一,更是要將這般心學推廣開來,讓世間人人皆是如此,此為聖人之道,教化天下!
“原來如此....”
沈楠明白過來,王陽明之所以沒有成就十四境的儒家超脫,只是因為大明並未徹底振奮起來,就算他已是大明心學聖人,可終其一生還是無法改變大明。
自也就無法真正的突破至儒家第十四境。
只不過相較於突破境界,王陽明更遺憾的還是自己未能功成吧?
沈楠從王陽明的記憶之中回過神來:“召喚!”
他如今正是需要這般儒家聖人協助自己。
這也能夠彌補他朝堂勢力不足,亦是無需在每次都將楊柯拉出來背鍋。
唰!
一道身形略微消瘦,面容清癯的中年人緩緩浮現大殿之中,不同於後世所傳聞的種種,王陽明的長相併未有多奇特,甚至比之張旭、楊柯,也少了幾分威嚴跟氣勢,只不過當他抬起頭的時候,那一雙溫潤明亮的瞬間便讓人知曉其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