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雙溫潤平和,卻又深如淵海的雙眸。
其眸光之中似是蘊含世間萬物。
“臣...”
“王陽明,拜見陛下。”
王陽明的衣著亦是極為簡單,褐色衣衫顯得極為單薄,一根木簪就那般隨意的插在烏黑的長髮上,清癯面容上,五官亦是極為平凡,語調亦是極為溫和。
只是一個簡單的行禮,一個動作。
便讓沈楠心境為之平和,舒適安詳:“這就是儒家十三境界聖人的能力?”
他得酒劍仙傳承,乃是十二境巔峰的境界。
就境界而言也是不弱的。
可是王陽明的一個言語卻是輕而易舉就影響到了沈楠。
這讓他有些驚疑:“還是說是心學的能力?!”
“這是心的力量。”王陽明神色平靜:“心外無理,心外無物,心可影響萬物,亦可感悟一切,陛下所感受的舒適,並非是什麼武道真意,或是什麼術法,僅僅只是感受到了吾心之意,因而便感受到平和溫潤。”
這般能力的確是有些類似武道神意,只不過比之武道神意更加的奇異。
可以說是有些唯心了。
以沈楠的能力還真有些難以理解這些,畢竟儒家修行到一定程度,那是要比佛門所謂的禪機更加玄妙不可言,聖人的微言大義亦是如此:“原來如此。”
僅僅只是王陽明出場便給沈楠帶來了諸多感悟。
這也是王陽明跟清微道長、拓跋菩薩等人的不同。
清微道長他們更多還是修行方面的,而王陽明卻是真正的儒家至聖。
只是就在這時。
沈楠方才忽然發現,王陽明剛才根本沒有開口說話,那些聲音皆是從他自己心中發出來的,這倒有些類似佛門的神通——他心通:“先生這般能力當真不凡。”
這話出來後。
他倒也不再驚訝王陽明的能力,而是笑著詢問:“先生對於大奉如何看?”
這般話語。
沈楠在剛剛召喚李斯的時候也是詢問過,不過那時還帶著一絲考校,如今則是真正的在詢問王陽明對於大奉的看法,也是想要看看這位大佬能不能有什麼見解。
王陽明溫潤的說道:“陛下對於大奉已是足夠了解,又何必臣多言?”
“以臣之見,陛下如今只需按部就班即可。”
“無論是廟堂、江湖、川府、南疆、幽州,皆需循循漸進。”
“臣所能做的唯有協助陛下查漏補缺。”
這話說的就有些謙虛了。
且不說仙武大明的王陽明還有什麼能力,就單說前世歷史上的王陽明也是能力出眾,他不止是心學聖人,更是兼通儒、佛、老、莊,本人為官可治理地方,亦可率兵鎮壓寧王叛亂,就能力而言,比之大奉的儒將要強上太多太多。
實屬全才!
不過王陽明既是剛剛降臨此界,沈楠倒也不急著安排王陽明做事。
他隨意說道:“先生便先熟悉一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