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境已經連失三州,一旦東麗攻破青縣防守,那東部就保不住了!”
“大人,東境的情況我們很清楚。且不談東麗派的軍隊根本不是普通人,就算是凡人,南關也撥不出人手去支援啊。”
“南關有十萬人,怎麼會派不出人?”
“大人,您不在邊關不知道這南關的危險。關外八國已經聯盟,他們對南境是虎視眈眈,隨時都有可能出兵。若此刻貿然調兵東境,難保他們不會趁機壓我南境啊!一旦南關被迫,後頭十州的守城軍根本撐不住。而且南部的玄門不多,連會法術的人也找不到幾個。到時候情況只會比現在的東境更嚴峻。”
“玄門不談。但十州守城軍少說也要兩三萬人,怎麼會擋不住?”
“大人,那三四萬是什麼人?全都是各門派挑剩下的茬子。”
“什麼?增賞招兵的帖子不是去年就批覆說同意了嗎?怎麼招的還是這樣的人?”
“大人,現在全民修煉,隨便一個小道士,只要出去殺個小魔小怪得了點名聲就有人好吃好喝請他做法。有些人甚至什麼都不會,只是把什麼玄門史載,什麼術法劍論看一遍,出去耍耍嘴皮子裝裝樣子就能招搖撞騙糊弄錢財。
參軍當可是比這兒苦得多。不談出人頭地封侯封爵,多少人掙功績掙了一半丟掉性命,身後妻兒高堂就再也沒了指望。
這對比下來,您說誰還願意為邊防效力?誰還看的上我們這點軍餉。
南部十州的那些官兵大多都是被各門各派請退的。他們不想回老家種田受日曬雨淋,這才被招入營。我們也是沒辦法,有人總比沒人強,人來了教導還能留住幾個忠君忠民之士。
可大部分還是想學些刀槍劍法,將來還好在去各大門派那兒自薦。你要他們上戰場?不做逃兵就不錯了。”
“真是豈有此理!成天就知道修那些莫名其妙的東西。這麼厲害,怎麼不見他們組一個隊伍與東麗那幫妖魔鬼怪對抗!一群懦夫!”
“大人,天青境和長生臺不是派了人嗎?”
“他們派人有什麼用!張口閉口就是同道中人不該互相殘殺,把東麗擋住就算完事了!這是打仗,打仗啊!是人把刀架脖子上的要命事兒!要是不能殺個乾淨,給他們個警醒,南宮老頭還不當我們好欺負,這東境以後就別再想有一天安生日子!“
“但是大人,東境和東麗一直有商貿往來,殺得太狠也不行啊。現在東部的食糧,有五成是從東麗入的......要是殺得太狠東麗閉關那......我們現在的耕種根本不夠啊。”
“不夠就把人給我從山上拉回來開墾土地!”
“大人,不是沒土地,是這地裡種的都不是糧食。而且這事兒......推行道法仙術......這是陛下親定的國政......我們這兒說的再合理......那也無濟於事啊,您得遞摺子啊。”
“你當我沒遞過?有用嗎?陛下就一句,萬事開頭難!”
“您試過讓太傅大人去說嗎?”
“你以為咱們這個陛下把太傅當太傅了嗎?他就是看在夏侯這個姓氏上給他一個好聽的名分罷了!要說夏侯府出了這麼多門徒,到頭來還是隨波逐流,這老師都怎麼當的!這群文官,連遊說都不會!還有那皇甫貴妃,妖言惑眾!”
“哎,大人,為何不調西關侯的軍隊?皇甫一向強武,又是外族,就算殺的狠了,得罪南宮王,那也可以說是皇甫氏自己沒把握好分寸。我們還可以藉此機會打壓打壓皇甫的氣焰。哎說不定南宮王一氣之下,還會出兵西陲各個小國,到時候也靠不著他皇甫氏。”
“你是不是傻,東麗到西陲要繞過半個中原,他南宮王吃熊膽啦,敢這麼打?怕不是想吞併中原再出西關吧。”
“大人,我倒覺得調派西關侯的人可行。西北一帶都以西關侯為首,從北關到東境又是最近。”
“我也知道北關近,但是這樣一來,西關侯的勢力豈不是從西至東覆蓋一半的邊關防線?皇甫族再厲害那也是外族,是降國外族!現在皇甫貴妃在宮裡又是風光無限,要真的再讓皇甫立功,這中原乾脆姓皇甫得了!”
“大人,這話可不能亂說!”
“是啊大人,就算皇甫是外族,名義上也是我們中原人。當務之急是先把東麗軍趕出東境。等東境安定些了,再考慮怎麼對付皇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