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樹德從抽屜裡拿出幾張紙來。
上面都是從蘇俄換回來的物資。
有鋼材,水泥,化肥,礦石,木材,汽車和摩托車。
“你看看需要啥吧?”
周樹德樂呵呵的看著他,心想,咋樣?小子,讓你開開眼。
盧昌華一看,這上面的東西,沒一樣是他想要的。
為啥?
拿回來還得再處理,太麻煩了。
見盧昌華直皺眉,周樹德不解的問道:“咋的?沒有相中的貨?”
“嘖嘖~”
盧昌華直嘬牙花子。
“三舅啊,這些雖然都是好東西,可我又不是倒爺,要這些玩意幹哈啊?!”
“那你想要啥?”
“我想要錢。”
“東西賣了不就是錢嗎?”
“話是這麼說,可這週轉一圈的時間太長了,風險太大,我不想要。”
“咱們這是邊貿,易貨貿易,哪裡有錢啊?!”
“我想要蘇俄的藝術品,你問問他們願不願意?”
“要那玩意兒幹啥?不當吃不當喝的,又不值錢。”
“沒事,只要是名家的字畫,凋塑,他們國家的古老傢俱啥的都行,我就稀罕那玩意。”
周樹德的嘴角直抽抽,心說,這外甥姑爺是不是有毛病啊,腦子瓦特了?!
盧昌華之所以這麼說,就是基於他前世的眼光。
兩千年之後的國際藝術市場屢創新高。
國內的藝術品在過去的幾十上百年間,被世界各國掠奪,其中不乏俄國人。
現在,盧昌華有機會搶回來一些,有啥不可?!
再說了,他也不在乎這點麵粉啊!
蘇俄的人為啥看見糧食就眼睛發光?就是因為,他們國家的糧食歉收,進口糧食又需要大量的外匯,他們有外匯嗎?
沒有。
所以,這幾年食品的價格一直在瘋漲。
作為基礎口糧的麵粉更是他們急需的。
周樹德把盧昌華的這個要求傳了過去。
沒想到,蘇俄人回應很積極。
“沒問題,我們按照什麼標準交易?”
“一箱藝術品可交易一噸麵粉。箱子的大小按照一個立方計算。”
“哈哈,沒問題,這個東西我們太多了。”
“外甥姑爺啊,這次三舅算是賠本賺吆喝嘍,你就交點管理費算了,我們給你報關。”
他已經放棄了做中間商的身份,轉變成了服務商。
“行。”
四月十五日,北寧農場局所屬農場展開了春播的時候,盧昌華的運糧車已經奔跑在去黑河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