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盧昌華就是透過黑河進出口公司向蘇俄銷售了大量的罐頭和羽絨服。
他也換回來了化肥,再轉賣給農場局,得到了可觀的利潤。
他之所以要給麵粉改變包裝,就要為了適應蘇俄市場的需求。
蘇俄夏季雨水大,冬季風雪大,麵粉的包裝如果不能防潮防雨,人家都不會要。
黑省那麼多糧油加工廠,麵粉和豆油那麼多,為啥人家不太願意要呢?
就是因為包裝問題。
他們就是要貨了,也是提心吊膽的,生怕一場大雨讓麵粉泡湯。
盧昌華的包裝直接改成了覆膜編織袋。
在編織袋外覆蓋上一層塑膠。
印刷上中文和俄語。
昌和牌面粉。
“三舅,你看看我們的麵粉,咋樣?”
周樹德一見盧昌華帶來的麵粉就是眼前一亮。
“好,這個包裝好。”
“你們有多少啊?”
“現在有三千噸,還可以每月提供一千噸。”
“這樣啊,行,我去試試。”
黑河邊貿中心。
周樹德的攤位前,圍滿了蘇俄各個公司的代表。
“這樣的麵粉有多少?我都要了。”
“不,你不能都要,我至少要一半!”
“不,不,不!”
幾個蘇俄大毛熊相互瞪著眼珠子,一副見面分一半,否則別想好的架勢。
遠東各邊疆省都有著自己的利益,他們雖然都是蘇俄的人,可是自己城市的人民在捱餓,誰都受不了。
“別急,我現在有三千噸,你們三個一人一千噸,以後每月還可提供一千噸這樣的麵粉。”
周樹德老神在在的說道。
“哈拉少,哈拉少。”
大毛熊撅著鬍子,一臉的笑容。
“不夠,遠遠不夠,我們還要很多很多。”
周樹德回來跟盧昌華一說實際情況,這讓盧昌華也很為難。
自己的糧油加工廠就那麼大的產量,再多也沒法生產。
不過麼,他想到了一個辦法。
這次他有了經驗。
“三舅,麵粉的事,我想想辦法。可是咱先說好,你拿啥貨跟我換啊?”
“這個嘛……”
嘿,小子學精了。
“你想要啥啊?”
“你都有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