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玄幻魔法 > 奇物與發現時代 > 第十二章 熒樹燈下

第十二章 熒樹燈下 (第1/3頁)

不嫌苦,不嫌累,只嫌賺得少,這是落日城的常態。

很快也成為了孩子們的常態。只是對於孩子們而言,說不清是值得慶幸的、還是要感到難過的。

“我又帶了新書回來啦!”

結果開門時,顧川發現這小小的租屋裡又少了一個人。那人的名字叫做螺泥,被父母捎去學船學水。

正在準備晚餐的山桃抬起頭,黯然地向顧川解釋道:

“螺泥今天回來說他的僱主那邊提供住宿,他要過去和他的同伴們一起住了。”

這群少年人們原本想過各自都不分離的,結果之前就走了一個,如今又走了一個。

而顧川則比較樂觀:

“螺泥去了更好的地方,我們也要為他高興呀!而我們這裡也更空了,大家各自的空間都更多了,也不會翹腳翹到彼此身上了,是不是呢?以後還能再見面的呀!”

山桃笑道:

“那是,那是。”

租屋買了燈。這種燈類似煤油燈,但它所使用的燃料卻並非“煤油”,而是顧川所見的下淮路上夜晚會發光的熒樹,因此得名熒樹燈。

熒樹燈外面裝了透明玻璃,燈頭一側有調節亮度的旋鈕。熒樹燈需要購買燈油。顧川從百科全書的工藝篇裡得知,熒樹的變亮可能是熒樹體內會合成一種微量元素。這種元素在環境亮度變低後就會自動放光,有點像磷,也有點像放射性元素。

但都不是。

每次顧川從德先生那裡帶回小冊子來,有興趣的少年人們就會擠在燈下,一起閱讀。這是他們的不需花費金錢的娛樂活動,也是他們一天的結束。

他們的生活正是那麼簡單的。

每天在天矇矇亮,外邊街區開始吵鬧起來的時候,顧川就和其他少年人們一起起身,洗漱進食過後,匆匆分別,各走一邊。他往德先生的家去報道。等到日晷塔預報的時刻到了,或者雲蔽天日、萬籟俱寂的時候,少年人們便會從各自的工作地點折轉回來,在居所一起棲息。

對於顧川來講,德先生不僅是個僱主,也是個很好的教師。

當他不好意思地提到這件事情時,德先生笑道:

“我原本領的就是內城裡給公民上課的私塾教師職的薪水,後來被出版商邀請,為了百科全書的編纂,這才放棄了。”

和顧川一開始的想法一樣,川母教給顧川的世界語言,用地球的話來說,就是幼兒蒙學等級,與這個世界的上流是完不成溝通的。

與他的前世一樣,這世界也有一種自然而然形成的階級文化壁壘。

比如說,典故就是一種壁壘。

所謂的典故,就是把誰在什麼時候做了什麼事,濃縮幾個音節,比如成語瓜田李下。因為語言本身的性質,典故總是可以傳達更豐富細膩的含義。可假設沒人教,又有誰能知道這些生僻的典故來源於什麼時代、又來源於什麼地方,指示什麼意思,又暗示了什麼意思呢?

這是文化上的壁壘,更有專業上的壁壘。工藝有工藝的術語,科學有科學的術語,量子力學也有量子力學的讓人看不懂的量子力學的術語。這個世界的各個圈子裡自然只有各自圈子才能看懂的專業術語。

於是幼兒蒙學水準的語言教學,離通順閱讀落日城內的許多書籍還差得遠,只能連蒙帶猜,忽略自己不懂的部分,勉強閱讀,自以為看懂。

顧川能夠讀通醫典,也是因為川母讀得懂醫典並手把手教學的緣故。而實際操作中,他經常會寫出別字來。

要知道,德先生的稿件都是手稿。德先生用筆不至於繚亂,但如果不能通讀上下文,不曉得專業片語,經常就會寫出錯別字來。

用中文打比方的話,比如石蠟,顧川第一次就寫成了石臘。因為第一次接觸,讀音相近,字形相近,又不知道石蠟這種工業材料的存在,就把蟲字旁與月字旁看錯了。

幸好他的字寫得清晰,叫德先生審稿時容易看出毛病來。

後來,顧川學乖了,遇到不曉得的,就記錄下來,直接問德先生。

“這樣做正好,我最怕你的是明明你不會寫,也看不懂,就學著我的筆跡,隨便塗一個字上去。”

德先生說:

最新小說: 御獸從旅行青蛙開始 玄幻:開局吃軟飯,出世即儒聖 星墟道心 我功德無量,娘子是妖又何妨 從斬妖除魔開始鎮壓諸天 靈氣紀元之逆天主宰 陰陽聖尊 仙子不興煮,得用黑鼎涮 被挖靈骨,她帶三千神獸殺瘋了! 劍客! 混沌戰體你不要,化身邪神你哭啥 輪迴術士 命格吞噬:九域弒天 混沌神瞳 治癒s級雄獸,惡雌逆襲成萬人迷 鴻蒙主宰 大武主 科技修仙錄:特種兵王在修真界 無餌 星海趕潮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