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伯之所以讓太平洋商業銀行,選擇運通公司。
是有原因的。
運通公司的商業銀行業務,在銀行中並不是最出色的。
頂多算得上中流。
可運通公司的商業銀行業務。
在這個級別的銀行當中,因其成平臺成體系的原因,卻在全球覆蓋率極高。
這顯然是得益於它非常成功的高階客戶旅遊服務。
論全球覆蓋率的話,運通這家中型商業銀行,在全美國銀行業估計都能排得進前五。
要是太平洋商業銀行,能夠與運通公司合併或者吞併運通公司的話。
那目前太平洋商業銀行裡,幾乎約等於沒有的海外業務,一下子便能開啟局面。
同時運通銀行的規模,剛好也處於太平洋銀行有希望吞併的那個幅度。
再大一點,以太平洋商業銀行和亞伯現在的實力也吞不下。
更關鍵的是,從去年九月份開始。
運通公司的業績便一直很差。
該銀行的股價,
從1996年最高的時候一股高達160美元左右。
跌到了去年九月份,最高就只剩下27.35美元一股。
跌到2001年1月底,已經只剩下13.65美元一股了。
它的總股本是13.6億股左右。
用現在的股價來計算。
運通公司的市值,只剩下13.59億X13.65。
也就是運通公司目前市值,只有185.5億美元左右。
它是道瓊斯成分股裡,目前最便宜的一個公司了。
這樣一家自有總資產超過兩百億美元,託管資產超過1600億,市值185.5億美元。
這種公司在港島的大劉那種“股市狙擊手”眼裡,絕對是非常優質的公司。
但人家運通公司,股價最高的時候一度超過160美元一股,總市值甚至超過兩千億美。
它曾經到達過巔峰,現在跌落了下來,看樣子還要繼續跌落。
可它的公司內部卻一直都非常穩固,原因就在於這幾乎就是一支機構股。
什麼叫機構股?
就是股票持有者,大部分都是機構,也就是投資公司、銀行和金融公司、財務公司。
作為一家有著超過150年曆史,品牌價值深入歐美世界人心的公司。
甚至都能被選入道瓊斯的服務行業公司。
它超過80%的股份,被各種大大小小的機構持有,持有它股票的機構超過900個。
目前它的第一大股東,名字叫伯克希爾,就是巴菲特的公司。
巴菲特的公司持股1.5161億股,佔運通公司總股本11.4%。
巴菲特對運通公司的鐘愛,在後世是非常有名的。
第二大股東是先鋒領航集團,它持股超過9%。
前二十大股東,持有了運通公司超過50%的股份。
其實衝它道瓊斯成分股這個屬性,就讓它從不缺投資者。
亞伯和美國太平洋商業銀行,想要吞下美國運通公司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