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皇后不弔人胃口,張口就答,“福壽。”
念淺安繃住嘴角,“九妹呢?九妹記名了沒有?”
“滿三週歲就記名上玉碟了。”周皇后不愛管事,不代表不知外事,“小九閨名福祿。”
念淺安嘴角一咧,瞬間笑出漢字。
劉福貴,楚福壽,楚福祿,哈哈哈哈!
單看名字,不愧是同一輩的親親表姐妹,全從福字輩,誰再生個十皇女,福祿壽喜貴就齊活了!
老一輩取名這麼實用這麼草率真的對嗎哈哈哈哈!
念淺安不用掐大腿就笑出眼淚,周姑姑先是莫名,隨即捂嘴忍笑。
周皇后也回過味來,斜睨著念淺安冷哼,“劉福貴之女也好意思笑話別人。”
她還是魏狗蛋之女呢!
念淺安自黑自樂,不忍直視周嫦娥,捂著臉噗嗤。
“沒想到最後揪出來的,會是小李氏。”周姑姑忙挑起正經話題,藉此緩解念淺安的奇葩笑點,邊替念淺安順氣邊撇嘴道:“幸而六皇子妃早有成算,一開始就打算把事情往大里鬧。這一次總算是冤有頭債有主,樁樁件件都撕擼清楚了。”
該罰的罰,該抓的暗鬼一個不落。
至於姜貴妃,三百遍靜心經可能減少,禁足的時日可不會縮短。
皇上金口玉言,陳太后的口諭也不容人輕易討價還價。
多少年了,椒房殿也有吃足暗虧的一天。
周姑姑滿臉舒心,順著念淺安心口的動作說不出的輕柔。
御用汗巾派上用場,念淺安揩著真情實感的笑淚,心裡也舒暢了。
難怪總覺得哪裡怪怪的,要不是確定姜姑姑為了摘清干係不敢亂找替死鬼,誰會想得到最後扯出的竟是小李氏。
皇上斥責尚郡王內幃不修,即給小李氏定了罪,也給事情定了性。
事涉尚郡王、四皇子、楚延卿的宮斗大戲,一朝落幕,著落在內宅婦人的妒恨上。
如周姑姑所說,套路還是大事化小的套路,至少不再糊塗遮掩,了結得還算乾淨。
念淺安揉揉笑疼的臉頰,點著腦袋錶示贊同,“今天這結果,才真叫柳暗花明又一村,村口站著小李氏。”
周姑姑忍俊不禁,周皇后亦是美目彎彎,語氣卻鄭重,“這次大李氏沒受牽連,不能不說是僥倖。以後再有什麼事兒,可就不一定這般湊巧了。”
小李氏錯算人心,一敗塗地。
念淺安鄙視小李氏,力捧李菲雪,“母后放心,菲雪姐姐心性非常,即可靠又能幹。”
周皇后深看念淺安一眼,緩緩點了點頭。
既然如此,馳古閣是不是小六產業,是不是交給大李氏打理,她何必多問?
周皇后褪去鄭重,懶散上臉,“雨小了。”
念淺安險些喜極而泣。
周皇后在趕她走。
第一次趕得這麼委婉。
看來沒白站周皇后幫懟皇上。
討好婆母什麼的,真是太不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