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效喜人,必須再接再厲。
念淺安一臉受寵若驚的感動表情,邊磨蹭邊寬慰道:“雨勢小了,母后或小憩或賞雨,可供消遣的事兒一抓一大把。做人最要緊是開開心心。某些人某些事不值得煩惱。”
誰人誰事,再明白不過。
周姑姑聽得窩心,覷一眼眉梢微挑的周皇后,故作駭笑模樣,“老話說勸和不勸離。太后偶爾想起來,尚且還會勸娘娘兩句。怎麼輪到六皇子妃這裡,倒慫恿起娘娘不必在意聖寵來了?”
僕隨其主,周姑姑也很敢說。
念淺安就更沒有不敢說的了,“姑姑是母后身邊老人,想來比我體會更深。爭寵這事兒吧,得對人不對事。”
爭大豬蹄子的寵?
沒得把中年仙女膩成人間油物!
周皇后只厭煩皇上不妒恨姜貴妃,這愛情觀相當超前十分可取。
念淺安感動變崇拜,周姑姑老眼放光,殷勤送客親自打傘,直到遠山近水簇擁著念淺安走遠,才折身返回,笑嘆道:“怪道都說女兒貼心,六皇子妃這個兒媳也不枉多讓。娘娘有福了。不過,皇上對六皇子妃,實在太寬容了些……”
換作以前,除了她和劉文圳,皇上和皇后“說話”,哪容多餘之人在場?
周姑姑笑意微斂,嘆息更低,“六皇子妃表親變兒媳,皇上因此另眼相待也是有的。只是四皇子妃出身清貴,皇上向來看重四皇子妃衍聖公嫡女的身份,自打四皇子妃有喜以來,乾清宮的賞賜就沒斷過。
如果沒有比較也就罷了。一對比今兒皇上對六皇子妃的態度,真要說皇上有多偏疼四皇子妃,卻也有限。物件是死的,乾清宮賞出去的玩意兒海了去了。又有幾人能像六皇子妃這樣,得皇上讚賞得皇上寬縱?”
夫妻一體,沒有喜愛兒媳婦反倒厭棄兒子的道理。
皇上私下展露的態度實在是……
聖意難測。
周姑姑心口重重一跳。
表面冷落嫡子,和心裡惦記嫡子,其中差別大過天。
周姑姑額角沁冷汗,周皇后卻置若罔聞,唯獨望著雨幕的眼底不無波動。
偏殿安靜得呼吸可聞,尚郡王府的正院,也是一片寂靜。
宗人府並慎刑司乍然登門要人,尚郡王妃又驚又嚇,不等小李氏掙扎著被帶走,就急怒攻心當場暈死。
太醫前腳走,正院後腳靜若無人。
尚郡王妃吳氏的奶孃親自熬藥,陰著臉經過噤若寒蟬的下人,“守好門,別讓任何人擾了郡王妃清靜。”
這話針對的是府裡另一位皇子妾,下人哪敢這時候觸黴頭,忙連聲應是。
奶孃微露滿意,小心捧著湯藥,一進內室就隨手倒掉,滿意變得意,“郡王妃算得一步不錯。果然扯上椒房殿,事情了結得就快。等待小李氏的不是活罪就是死路。宗人府這一出面,動靜小不了。恐怕不要半個時辰,宮裡就無人不知小李氏是個黑心爛腸的毒婦了。”
說著得意更甚,“六皇子妃能看破您這一箭三雕的佈局,還不算蠢到底。不過再威風,也是您施捨的。六皇子妃身邊人會來事兒,倒省了我們的工夫。姜貴妃的手段才叫厲害,一出手就請動宗人府,這是鐵了心要讓小李氏不得好死了。”
小李氏仗著進門早,沒少作妖生事,見識少眼皮子淺的賤蹄子,底子都被挖空了還不自知。
奶孃得意之色轉而陰狠,“小李氏吃了三年加料的飯菜,早就損了神智。成日裡焦躁易怒,一受刺激就說瘋話,誰肯聽她喊冤,誰會信她清白。”
小李氏無辜,小宮女也無辜,可惜哪個都註定要做棄子。
至於那位老嬤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