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由內閣來圈定朝會上需要討論的議題,再呈送給皇帝,由皇帝來做刪加。
而“有事起奏,無事退朝”,則是最後再問一遍,誰還有沒有提案的議題臨時想要啟奏。
也因此,
在先前入朝時,所有有資格站在這裡的文武,都拿到了今日的議題;
有震驚,
有驚愕,
有疑惑,
有不解,
但內閣大佬們以及各部的老大們,其實早就對此事有了默契,更是早早地就已經參與其中了,他們很鎮定,下面的官員們就能跟著鎮定,從而,接受了這件事。
一直被晾在那裡的乾國使臣顯得有些難受,
只得硬著頭皮繼續道:
“難不成大燕皇帝陛下,真的要打算再起兵戈,讓生靈……”
“是。”
乾國使臣愣住了;
邊上的楚國使臣,以及其他各國使臣,也都愣住了。
坐在上方龍椅上的皇帝看向了站在那裡的楚國使臣,
而這時,乾國使臣從震驚之中醒悟過來,當即喊道;
“燕國皇帝陛下,這是要背信棄義,置萬民於水火之中而不顧,置蒼生於劫難中而不………”
“你再聒噪,朕就先伐乾。”
“………”乾國使臣。
乾國使臣聽到這句帶有……不,已經是很直白的威脅之話,臉上當即泛起一陣紅色,這是氣的,也是怕的,更是被羞辱出來的;
豈有此理,豈有此理,蠻子,蠻子,燕蠻子!
但不管怎樣,
這一瞬間,
他嘴唇緊咬。
其實,用腦子想想,對誰先開戰的事兒,怎可能說改就改?就是皇帝,他也做不到這般隨心所欲的。
但這裡是燕國的朝堂,
這位是燕國的皇帝,
再算上燕人的混不吝傳統,
乾國使臣,還真是被“噤聲”了。
“楚國使者景學義,請問大燕皇帝陛下先前之語,到底是何意思?”
……
“楚國使者景仁禮,請問攝政王殿下先前所語,到底是何意思?”
鎮南關下,中軍帥帳之中,面對著兩側林立的武將,面對著坐在那裡一身蟒袍的大燕攝政王;
景仁禮,鼓足了勇氣,以一種不卑不亢的姿態,強行開口發問。
其實,景仁禮這位景氏旁系子弟,他的出頭,還和鄭凡有一些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