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將一個人,無論他是死是活,都能將其價值,給完完本本地給壓榨出來,這才叫地地道道的買賣人!
先前姬成玦說“蠻族使團刺殺宰輔”時,
同樣精通於此道的鄭侯爺瞬間明白了姬老六的想法。
宰輔之死,推給蠻族;
他姬老六,就直接成了“國家危亡、風雨飄搖”之際登上皇位的新君。
然後,
他將會在因宰輔之死而聚集起來的朝會上,痛斥蠻族!
新君不缺手腕,新君也不缺人脈;
新君缺的是啥?
是聲望!
燕皇為何能做到大燕真正的至尊,小部分原因是靠馬踏門閥進行的集權,但根本性原因則是對外滅國開疆的一次次勝利,鑄就了燕皇龍椅的至高無上和神聖。
他姬老六現在就是要強行挑起燕人心底對蠻族的恨意和忌憚,這是數百年血仇的積攢,是無法根除的陰影。
在大燕,蠻族,就是一切的原罪。
挑撥起來,
鼓譟起來,
發出旨意,誓要蕩平蠻族王庭,以報今日之仇!
京城內,能夠得知宰輔死因真相的人,其實不少;
畢竟,蠻族使團是怎麼調動靖南軍配合的?
畢竟,昨晚沖天而起的劍氣,又是個什麼意思?
真正有資格知道的人,必然是能知道的,在燕京城悶死一個宰相,哪裡有那麼簡單?
且鄭侯爺,並未在這件事上,去做什麼過多的佈置和遮掩,行事只圖一個快和自己的爽,壓根就沒講究什麼細節。
但無所謂,
讓大部分人認為是蠻族人乾的,那就可以了。
百姓們,更是會直接相信,是蠻族人,向大燕,亮起了刀,給予了大燕,最為沉重的挑釁!
欲揚先抑,
這一手,很好。
先把格調起得高高的,把悲憤和仇恨也都堆砌起來,
最後,
當徵蠻大捷的訊息傳來時,
新君,
將真正意義上實現“登基”!
要知道,那可是破滅王庭的功績,絲毫不遜吞併了整個晉國。
大燕的皇帝,用軍功,為自己加冕,實在是再合適不過了。
這其實,打得就是一個時間差,將先皇的功績,算在了自己頭上。
當然,也可以說是,先皇刻意為新君,留下的皇冠。
“鄭凡,跟朕說實話,你覺得這一仗,能順利麼?”
“怎麼著,心裡還有點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