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
冉岷等回了自己的副將,
先前放自己進來的獅頭關,在再度面對燕人的叫門時,選擇了封閉,同時,還射殺了數名燕軍騎士。
身處甕中的感覺,一下子襲來。
隨即,
冉岷下令,麾下兵馬開始衝陣。
雙方的接觸,呈現出的是極為經典的騎兵與步兵方陣的交鋒。
燕軍試圖用不斷施加壓迫的方式去擠壓楚軍的軍陣,而楚軍,則向燕人騎士展現著他們自己獠牙,且開始進一步地主動壓縮空間,希望黏住燕人的騎兵。
雙方計程車卒,都很緊張,畢竟他們是身處第一線的廝殺者,但雙方的將領,反而格外的平靜。
冉岷瞧出來了,楚軍只為了驅逐阻擋自己的腳步;
謝渚陽則看出來了,燕軍並沒有魚死網破的決心;
最終,
伴隨著燕軍兩次衝陣未能撼動楚軍軍陣卻迫使楚軍拉開了接觸距離後,燕軍選擇了向東轉移。
西邊的問心湖溼地,會讓燕軍的馬蹄身陷泥沼而失去作用轉而變成累贅。
但,向東麼……
謝渚陽沒有下令快速追擊,而是在讓麾下收整戰場後,繼續以原來的節奏行軍,既沒有選擇回師梁國國都,也沒有再向外探索,而是朝著東邊挺進了一段距離後,於近黃昏時,下令結寨。
雙方的距離並未拉開太大,畢竟燕人奔襲過來,又和楚軍交了一下手,現在也是人困馬乏,不可能一下子轉移太遠。
等到入夜後,
雙方的斥候倒是藉著夜幕的掩護,殺得歡暢,一時遮蔽了夏日蟬鳴無數。
…
帥帳內,
謝渚陽接到自家哨騎最新來報,
燕軍中有不少哨騎,向北而去。
“行了,知道了。”
謝渚陽揮揮手,手撐著帥桌,倚著頭,緩緩地睡去。
…
與謝渚陽這邊進入夢鄉的氛圍截然相反的是,燕軍在溫明山山腳,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
溫明縣城,守軍是梁軍,但立著“蒲”字大旗;
這是一支曾在齊山山脈處和楚軍廝殺的梁軍精銳,但在此時,卻在這裡,在降將的率領下,堵住了燕人向東之路。
身前的篝火,不斷髮出著脆響,使得冉岷的臉,也忽明忽暗,這也印證著此時他的內心。
麾下兵馬的損失,並不算大,但給養已經殆盡,原本的計劃裡,進入梁國國都平定亂事後,一切都不會缺的,現在,卻陷入了這種窘境。
繞過溫明縣城繼續向南去梁國國都,不是不可行,但楚人的軍隊已經出現在了都城以北時,梁國國都的情況,自然不可能順意人心,真這樣做,只會讓自己這支兵馬陷入更大的被動,連騰挪的空間也將隨之失去。
獅頭關的緊閉,意味著原路返回的可能也被堵住。
繼續向東,走齊山山脈,倒是可以迂迴回南門關,但走那裡,還不如走問心湖那裡去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