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將自己頭頂象徵著儲君的金邊飛龍帽摘下,放在了身前,長拜下去。
在此時,
鄭伯爺有些把持不住了,
他真的沒想到,
原本以為燕皇的忽然問罪,算是最大的一塊巨石砸入了,誰料到太子來了個更狠的。
這儲君位置,
他不坐了!
鄭伯爺本能地想要去看姬老六的反應,姬老六此時在瑟瑟發抖。
是的,
在發抖,
不是激動得發抖,
而是咬著牙,
他,
在恐懼。
雖說誰都清楚,現如今的燕京,是姬老六的“六爺黨”在和太子爭奪國本之位,按理說,太子被逐出東宮的話,老六上位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
老大娶了蠻族公主,如今能繼續得到領兵的機會已經是邀天之幸。
老三廢了;
老四失去了鄧家支援後,也是消沉無比,至今無法得到復出的希望。
老五最是普通,一直沒什麼聲音。
小七,太小,除非燕皇能長壽綿延扶持小七,否則一句主少國疑,他就和那個位置無緣。
鄭伯爺將目光緩緩地瞥向坐在自己身側的宰輔,
發現趙九郎依舊在“修仙”。
鄭伯爺真的好想去提醒他一句:
喂,你是宰相唉,太子請辭了你居然當沒聽到?
但人趙九郎確實是當沒聽到。
趙九郎不說話,自然就更沒有鄭伯爺說話的份兒了,少頃,鄭伯爺調整呼吸,繼續入定;
當你不知道前面的沼澤怎麼過去時,
沒關係,
跟著前輩走,準沒錯。
燕皇的目光落在太子身上,久久不語。
其實,
太子的三大罪,
與其說是太子的,倒不如說,是他這個皇帝的。
國庫的虧空,是因他的好大喜功,連年征戰;
皇后的死,是他自己不憐惜髮妻。
甚至民間一度傳聞,皇后的死,太過突然,也有蹊蹺,更有甚者,猜測說是陛下為了六皇子鋪路,否則怎麼解釋六皇子一大婚皇后馬上就薨逝的巧合?
至於第三條,
太子得不到父皇的喜愛,得不到大臣的擁護,得不到兄弟的友愛,是因為太子坐在東宮那個位置,本就是一個招牌。
而這個招牌,是皇帝立的。
東宮之位,是莫大的榮耀,卻也是一種巨大的束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