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在卜卦之前,張惟昭就對陳見浚的內心有著敏銳的洞察,尤其是對他最執著的那個問題——死亡焦慮。這也加大了張惟昭的勝算。
陳見浚因為自己的祖父和父親都死於三十八歲,所以有一種強烈恐懼:自己也會死於三十八歲。
但實際上,陳見浚的身體功能並不算太糟糕,並沒有油盡燈枯的跡象,而且他的卦象上,確實展現出了更長的時間線,所以張惟昭做出瞭如上的解釋。
陳見浚並沒有立即信服,而是產生了很大的情緒反衝,這在心理學上有一個名詞,叫做阻抗。張惟昭並不害怕阻抗。她相信陳見浚會說服自己信任這一卦,因為他需要為自己找到一些支撐,來克服三十八歲帶給他的極度焦慮。
陳見浚覺得自己也很有可能在三十八歲死去,這其實是在用這種方式表達對父親和祖父,以及整個家族的忠誠。儘管他自己意識不到這一點。
但是他又並不想這麼早結束生命,所以他需要一個更崇高的理由來給他提供心理支援。還有比天命更好的理由嗎?
隨著天氣日漸炎熱,宮裡的主子們出紫禁城到西苑泛舟乘涼的次數多了起來。太后娘娘近幾日也興致頗高,準備去太液湖泛舟,還想順便到飛仙觀上香。
太后以往要上香都是往靈濟宮或者朝天宮去,不曾涉足飛仙觀。這次想到這個小地方來,主要是想看看張惟昭在這裡過得怎麼樣。
一聽說太后娘娘要來,把孤雲和冷窗幾個唬了一跳。
其實前幾天知道皇上大晚上召見張惟昭,她們就已經受到驚嚇了。像靈濟宮的孫真人和朝天宮的武真人,皇帝等閒也不會召見他們,除非是有重大慶典的時候請他們前去主掌典儀。而張惟昭剛剛到飛仙觀沒幾天,就獲得陛下召見。
而太后娘娘,則三天兩頭召張惟昭去長樂宮伴駕,這會兒又說要到飛仙觀來上香。
孤雲不由得後悔不疊,暗罵自己在這個小地方待久了眼皮子也變得淺了,有眼不識金鑲玉,對張惟昭太過冷淡傲慢。此前她不願意奉承張惟昭是因為覺得自己年齡大,資歷深,對晚輩彎腰低頭太難堪。現在看來,人家年紀輕輕能成為真人是因為人家真的有本事,同時得到宮裡兩個主子的青睞,那是多大的盛寵。早知道張惟昭這樣能耐,別說讓她對張惟昭彎腰低頭了,磕頭她都願意。
孤雲的病立馬好利索了。
她的三徒弟冷泉,早就開始跟著張惟昭讀經、整理藥材。開始的時候孤雲還罵她勢利眼兒,現在卻連誇這個徒弟有見識。
孤雲帶著另外兩個徒弟冷窗和冷月也往西跨院去,自請要幫張惟昭碾藥、曬藥。
張惟昭客客氣氣招待她,給她把了把脈,告訴她,她氣血太虛,不適合操勞,還是靜養為好。又叮囑冷窗和冷月好好照顧師父,客客氣氣把師徒三人送走了。
孤雲又難堪,又羞愧,卻不好發作。羞愧之餘又有一絲安慰,起碼張惟昭對她挺客氣的,只要沒有撕破臉,以後自己好好奉承著她,總能把她勸攏過來。若是張惟昭能把這份盛寵維持個兩三年,飛仙觀上下眾人,都能跟著落很多實惠。
孤雲所料不錯,實惠果然馬上就到了。因太后要到飛仙觀上香,而飛仙觀又多年不曾翻新過,神像暗淡,瓦縫裡長了雜草,院牆上也被雨水漬出了痕跡,所以在太后到來之前,觀中各處都先要好好整修一番才行。
內官監立馬派了人手,用了上好的材料來修補屋頂,刷牆,重繪三清像,神殿的幔帳都換了新的,院中原有的花草精心修剪過,另又搬來了許多新鮮別緻的盆栽。
神宮監撥了上好的香燭來,還送來了許多部新印製的經書。種罄鐃鈸也都換了新的。
連日來分撥到飛仙觀的蔬菜瓜果都比之前好了不止一個等級。無論是負責灑掃的宮人,還是周遭其他道觀裡的道人,見了飛仙觀的人都非常客氣有禮,飛仙觀原來的這些坤道一下子覺得日子好過了許多。
太后要前來上香的頭一天,太子殿下駕臨飛仙觀。太子此來是為了檢視內官監和神宮監對飛仙觀的修整是否合格,務必使太后娘娘來上香的時候感到舒心暢意。
太子在昭明真人的陪同下,在飛仙觀院中轉了好幾圈,各處都事無鉅細地檢視過。又到大殿中在神前上了香,默默禱唸了許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