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舉人依舊連連點頭稱是。
就在這時,一個丫環從正屋出來,嫋嫋婷婷走到梁舉人面前,柔聲說:“少爺,太太請你過去喝碗鴿子湯就趕快休息。太太說少奶奶產後需要靜養,還是不要打擾為好。太太吩咐奴婢把西廂房收拾出來了,今晚就請少爺去那邊安歇。”
梁舉人還是神思不屬地點頭道:“好好!”
張惟昭到此時已經明白了這家人的格局是什麼樣子了。梁主事的夫人對兒子有很強的控制慾,視兒媳為競爭對手,對兒媳充滿了妒恨。梁主事在家裡是甩手掌櫃。梁舉人試圖在老媽和媳婦之間和稀泥。
這實在是傳統中國家庭中最典型的問題。
張惟昭可不打算和稀泥,作為醫生,她當然站在產婦這一邊。
於是她眼神清明地看著面前的這個年輕男人,提醒道:“梁舉人?”
那丫環也不甘示弱:“少爺,太太還等著呢!”
梁舉人低垂著眼睛,低聲說:“嬌紅你去回稟太太,就說我馬上就過去。”
嬌紅應了一聲,扭腰走了。
梁舉人向張惟昭拱手行禮:“今日若不是……,大恩大德,銘感於心!”說著也不看張惟昭,低頭進東廂去了。
坐在回程的馬車上,張惟昭一直沉默不語。
儘管是在梁家吃了熱飯,喝了熱粥才出門的,張惟昭還是覺得五臟六腑冷颼颼的。
今天的事情,讓她想起了前世在網上看過的一篇文章。那篇文章裡寫道,清末民初,江蘇有一位胡姓女子,嫁到夫家十年,有兒有女。她喜歡讀書,總想去學堂接受新式教育。她的公婆對她這些行為十分厭惡,尤其是婆婆,覺得她這樣做簡直帶壞了兒女,於是把她關了起來,不給飯吃,只給了一瓶毒藥,逼她自盡。
她的女傭,冒險偷偷送信給她哥哥。她哥哥來要人,卻被婆婆說這是我家的事,你不要干預。孃家哥哥送信給婆婆的兄弟,請他找個藉口支開婆婆,自己好去救人。婆婆卻堅決要守在家裡,一定要等兒媳死了才去做其他事。
那女子最終無奈服毒自盡。絕命書裡寫的都是對女兒的擔憂。
因為張惟昭主要對婦女兒童進行工作,所以對女性的歷史發展問題特別留意,對這篇文章記憶深刻。從事心理治療越久,她越發現,婦女的心理創傷並不是孤立的,而是和女性的沉重歷史有著深刻的關聯。
現在,她親眼目睹了這一出歷史的活劇。
其實,她一直都在目睹,比如石榴、錢家的兒媳,她們的命運都如草芥一般,脆弱而微不足道。
但是,張惟昭握緊了拳頭,草芥的命也是命!她的力量雖然微小,無法影響到更多人,但是,作為一個醫生,救得了一個是一個!最起碼,今天梁舉人的妻子阿梅,因為她的努力,就不用拿自己的命換孩子的命了。
作為醫生,她一直都知道“保大人和保孩子”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但是直到今天,她才真正意識到,在古代,“保大人和保孩子”究竟意味著什麼。
在她剛剛進入東廂房的時候,那個接生婆的腳邊,放著一個開啟的箱子。箱子裡放著剪刀、夾子和長柄的鉤子。有的器具上面還有鏽斑。
如果保孩子,這些東西就會被用來豁開產婦的肚子,拉出來孩子。
如果保大人,這些東西就會被用來伸進產道,切碎孩子的身體,一塊一塊掏出來……
後來見她接生成功,接生婆才默不作聲地收起了箱子。趁她給產婦縫合的時候,把孩子打理乾淨,然後找梁夫人討賞去了。
她搶佔功勞,張惟昭雖然不屑,但並不是那麼介意。她真正介意的是,這婆媳兩個,清潔工作真是做得不到位!
她們在開關過門,籠過爐火,拎過熱水壺之後,居然手都不洗,就想去接觸產門和胎兒!
那個年輕的媳婦,無名指和小指還留著好長的指甲!
儘管張惟昭接手之後,盡其所能維持清潔,但是她現在還是很擔心產婦會被感染。
她的另外一個擔心就是,在那樣的家庭環境下,產婦恐怕很容易得產後抑鬱。但是連基本的衛生要求都達不到的環境裡,如何能夠使人們注意到產婦的心理健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