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第119章 養生藥糕
天將破曉, 殘月如鈎,向人間投去最後一眼眷戀。曉風微涼, 無聲吹拂著相國寺的垂柳。如此時分,寺內僧人還在香甜的睡夢中。五更雖未至,夢已至尾聲,再過一會兒僧人們便要起身穿衣,帶上木魚,挨家挨戶報曉。
但今日卻有些特殊。鼓樓尚未鳴鼓,木魚仍在沉睡,燒朱院的廚房中已升起屢屢炊煙, 在將明未明的夜空中顯得格外明晰。
今日是蘇氏養生館大相國寺南藥膳坊開業的日子, 慧明早早便起身開始烹製今日要售賣的藥膳。茯苓包子昨日已經包好,只需放上蒸籠蒸熟。館主說了,這茯苓包子有寧心安神, 健胃開脾的功效, 老少鹹宜,開業這日可以多備幾籠。
鍋內水開,蒸籠已經開始冒出熱騰騰的蒸汽。慧明趁著蒸包子的空檔, 炸荸薺內金餅。荸薺內金餅裡頭放了雞內金,這種藥材味甘性平, 有化積健胃之效。但這款點心做起來頗費功夫。
新鮮的荸薺要洗淨去皮, 剁成細膩的荸薺泥, 加入糯米粉拌勻後上蒸籠蒸熟,這便是餅皮。餅餡兒則是用雞內金粉、天花粉、玫瑰、蔗糖、麵粉與豬油調變而成。等荸薺糯米餅皮蒸好後,將餅餡兒包入其中,團成小圓球。
晨起的時間有限,這些步驟慧明昨日已經做好了。如今只需用旺火燒熟鍋內菜油, 再將包好內餡兒的小圓球下入油鍋中,炸至金黃,最後撈起,撒上薄薄的白糖,荸薺內金餅便做好了。
今日起得早,還未用朝食,噴香的荸薺內金餅炸好後,連慧明自己都忍不住吃了幾個。金黃的小圓球大小正好一口,剛炸好出鍋,正是最佳賞味時刻。外脆裡糯,香甜可口。
做好了荸薺內金餅,慧明又開始忙活神仙富貴餅。當初他曾問蘇衡此餅用了味苦的藥材,何以沒有苦味。現在他已經知道答案了。這富貴神仙餅之所以沒有苦味,是因為裡頭的白術與石菖蒲都用秘術處理過了。
把白術與石菖蒲用米泔水浸泡一日,切成小片後加入一小塊石灰,用水煮熟,撈出洗淨,藥材本身的苦味便能去掉了。
蒸籠上的茯苓包子被水蒸氣蒸得熟度剛好,鬆鬆軟軟的那刻,慧明鼻頭微動,頭也不抬地揚聲道:“茯苓包子好了,可以下蒸籠了。”
“是。”從蘇氏養生館過來的藥侍手腳麻利地抓起隔熱布,將蒸籠裡的茯苓包子一層層取下,搬到外頭停放的平頭車上。趁著夜色,一車的茯苓包子被藥侍們穩穩當當地運到了大相國寺南邊的蘇氏養生館。
慧明帶著藥膳坊的藥侍忙活了一個早上,總算在藥膳坊開業前備貨完畢。六款藥糕和一款包子將小小的藥膳坊堆得滿滿當當,誘人的香味很快引來了不少早起的行人。
“嚯,蘇氏養生館開始賣點心了?這聞著也太香了。”行人們聞著味兒湊到藥膳坊的售賣視窗前。
“各位客官,咱們藥膳坊今日營業,頭二十位客人免費送一個茯苓包子,先到先得啊!”機靈的藥侍已經開始朗聲吆喝,招徠客人了。
“茯苓包子?我還真沒見過,好吃嗎?別是苦兮兮的吧。”排在頭一位的客人聞言,頓時露出些許猶豫之色。
藥侍笑容不變,脆生生地解釋道:“咱們藥膳坊賣的都是養生健體的藥膳。咱們這茯苓包子啊非但一點兒也不苦,還有安神健胃的好處呢!除了茯苓包子,咱們藥膳坊還同時推出了六款香甜可口的藥糕,每一款都有獨特的養生功效。這是咱們的菜牌,各位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點單。”
“藥膳?那我可得好好瞧瞧。神仙富貴餅,十文一個,功效:健脾化痰,老少鹹宜。八珍糕,十文一個,功效:補中益氣,腹脹者不宜食用。荸薺內金餅,五文一個……”那客人心善,大聲念著菜牌上的字,好讓排在後頭的人也能聽到。
“這個金黃金黃的聞著最香,這是哪一款藥糕?”客人被眼花繚亂的藥糕名字迷花了眼,一時拿不定主意。正在這時,有小藥侍端出來一大碟用來試吃的藥糕,那客人聞到豬油的香味,食慾大動,也能感受指了指那香味來源。
“這是荸薺內金餅,一個五文。”藥侍揚起笑臉。
“行,來兩個嘗嘗味兒。”
“好嘞!您是藥膳坊今日頭一位客人,附贈您一個茯苓包子,您拿好!”
“我也來兩個荸薺內金餅!”
“我要一個陽春白雪糕,一個玫瑰五花糕。”
“來三個茯苓包子!”
眾人紛紛自覺排隊點單,慧明帶著藥膳坊的藥侍們忙個不停。隨著日頭漸漸升起,來蘇氏養生館推拿的客人也注意到了館內新搭建起來的藥膳坊。臨走時聞著甜味兒也買了不少藥糕,打算嘗個鮮。
藥膳坊開業第一日,排隊的人都快排到汴河大街尾了。而作為館主的蘇衡,卻只在剛開始那會兒露了下臉,見藥膳坊雖求購者眾多,但仍秩序井然,便放下心離開了。
蘇衡離開不是為了別的,純粹是因為今早六師兄告訴他,州橋投西大街的果子行昨日新進了一批新鮮果子,其中就包括連京中也少見的西瓜。蘇衡擔心去晚了便被搶光了。
“小師兄,那西瓜雖然好吃,但京中夏日好吃的果子多了去了,你為什麼這麼看重西瓜呀?”清風現在就是蘇衡的小跟班,蘇衡去哪兒他都要跟著。
“盛夏暑熱,西瓜解暑,無論瓜皮還是瓜瓤,都是製作解暑藥膳的上好材料。”蘇衡耐心解釋道。
“瓜皮也能吃?”清風瞪圓了眼睛。
“自然能。”蘇衡篤定道。
“等西瓜藥膳做出來了,我要第一個試吃!”清風自告奮勇地拍拍胸脯。
“嗯。”蘇衡應了聲,算是答應了。
“賣荔枝嘞,上好的福州荔枝,個大飽滿,汁多水甜,一斤只要二十文!”如今正是吃荔枝的時節,蘇衡帶著清風到了果子行,每五家果攤就有三四家在叫賣荔枝。蘇衡尋了好些攤子,總算在一個位置僻靜的角落發現一個賣西瓜的果攤。
“店家,勞駕,這西瓜怎麼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