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第68章 中秋話別
“阿兄回家第一個見到的人不是我阿兄回家第一個見到的人不是我阿兄回家第一個見到的人不是我……”蘇軾一隻手緊緊拉住蘇衡的衣袖, 一隻手環抱住弱小可憐的自己,蹲在牆角無比幽怨地碎碎念。
被迫站在牆角聽蘇軾碎碎唸的蘇衡:“……”
距離蘇衡回家那日已經過去三天了, 蘇軾依然對自己是家中最後一個見到兄長的人這件事怨念不已。尤其旁邊還有蘇八娘不時飄出一句:“哎呀,真是巧了!阿兄回家時,我正好在院中繡花,一抬眼就看見阿兄了呢~”
“阿妹。”蘇衡平靜開口。
簡簡單單的兩個字,就讓蘇軫閉了嘴。瞟了一眼還在牆角當蘑菇的二弟,蘇軫壓了壓嘴角,挎著裝滿胡蘿蔔的小籃子,哼著小曲兒喂糯米團子去了。
“戲收一收, 八娘已經去喂糯米團了。”蘇衡耐心地陪著蘇小蘑菇在牆角待了一會兒, 結果蘇蘑菇恃寵而驕,非但沒有停止菇言菇語,還越發變本加厲起來。蘇衡面無表情地給了蘇軾一個爆慄。
“哎喲!阿兄, 你兇我!”蘇軾捂住額頭, 小聲抱怨。蘇衡的力道並不大,但蘇軾自從他家兄長回來之後,就變得莫名地嬌氣, 動不動就撒嬌。
“那我走了。”蘇衡說罷作勢要離開。
蘇軾急急忙忙抱住他家兄長,一雙無辜的狗狗眼裡立刻蓄起了淚花:“嗚嗚, 阿兄別走。軾兒不鬧了。”
“走吧, 該去書院了。”蘇衡淡聲道。
“哦, 好叭。”蘇軾垂頭喪氣地應了聲。
蘇衡似笑非笑地看他一眼,黑玉色的眸子裡閃過一絲瞭然。蘇軾的這點小心思,家裡人其實都看得出來,只是不點破罷了。
是的,自從蘇衡回家後, 蘇軾每日清晨都要鬧上這麼一出。其實他就是想借題發揮,找個理由翹掉學院的課業,好留在家中和蘇衡貼貼。
得知蘇衡只是回家小住,半個月後就要啟程前往開封這一訊息時,蘇軾覺得天都要塌了。更令蘇軾絕望的是,哪怕如此蘇洵竟還要他繼續去書院上學,說什麼不能荒廢學業!蘇軾不幹了,蘇軾要鬧了!撒潑打滾,哭聲震天,什麼招數都用上了,最後只換來蘇洵同意他這半月走讀,每日由蘇衡親自去接他下學回家。
軾生灰暗,阿兄好不容易回來一趟,他居然還要去上學!阿父一點都不知道變通,少上半個月的課也不會怎麼樣嘛!蘇軾踢了提腳邊的小石子,用布鞋把這顆小石子碾來碾去,磨磨蹭蹭就是不想上車。
“嗯?”蘇衡淡淡地投下一眼。
“來了!”蘇軾渾身皮子一緊,立刻踩著上馬石爬進了車廂。
驢車搖搖晃晃,很快將蘇家兄弟倆送到了天慶觀東門。蘇軾一跳下馬車,就有一個比他矮一個頭的小郎君巴巴地迎上來,面露焦急道:“蘇兄,你最近怎麼來得越來越遲了。你昨日走得早,沒聽見張先生宣佈今日有個隨堂小測,那捲子都已經準備好了!”
“哦,小測而已,又不難,慌什麼。”蘇軾無所謂地擺擺手。
蘇衡也從車上下來了。那小郎君瞅了一眼蘇衡,乖乖地喊了一聲:“蘇家哥哥好。”
這位小郎君姓陳,名太初,因在家中排行第九,大家也叫他陳九郎。陳九郎也是眉山人,他家就在天慶觀附近的巷子裡。因為離得近,陳九郎也申請了走讀,下學了就直接回家住。他的年紀比蘇軾還小上一些,六七歲左右,但與蘇軾性情相投,兩人便成了好友。
蘇軾開始走讀後,陳九郎每日便在東門等他的小夥伴一起進去。蘇衡每次送蘇軾至北極院門口能都看到他。
“你們快些進去吧。”蘇衡道。
“好!”
“知道啦,阿兄,下學記得來接我!”
蘇軾依依不捨地和陳九郎一起進了北極院,一步三回頭,兩眼淚汪汪。蘇衡站在原地,無奈搖頭,等目送蘇軾進了裡門,這才登車離去。
·
在眉山的日子恬淡而寧靜,沒有紛飛的戰火,亦無傷兵的呻吟,只有南飛的大雁似曾相識,應是從北地飛來。時光在城南城北往返的車軲轆間悄悄遊走,一轉眼,就到了中秋。
年中月半,本就是闔家團圓的佳節。蘇衡三載未歸,今年終於能回蘇家老宅,與家裡人一道吃一頓團圓飯,原是一件喜事。只是,一想到過了中秋,蘇衡便要與貴生道人一起離開眉山,前往京城,蘇家三姐弟就無論如何也高興不起來。
“阿兄,要不你再多留幾個月,等過了年再走好不好?”蘇軾抱著蘇衡給他們幾個弟弟妹妹紮的兔子燈籠,吸了吸鼻子。
“嗯嗯!”小蘇轍懷裡也有個同款的兔子燈,聞言用力點頭。
蘇軫雖然也很不捨,但還是很懂事地教育兩個弟弟:“你們兩個別為難阿兄。現在天氣越來越冷了,再過幾個月怕是江面都要凍得結冰。而且大雪天的,行車走馬也不方便。”
“唉——”蘇軾與蘇轍兄弟倆齊齊嘆氣,一左一右動作十分一致地與蘇衡貼得更近了些,異口同聲道:“阿兄——嗚嗚!”
被兩人夾在中間的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