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也有特殊的時候,比如碰見了一塊草特別茂盛的地塊兒,也能掙個五、六分,可勞動強度就大了去了。
比如:當看到草茂盛的地塊兒時,為了拔的快或者與同伴兒搶草,把草割下來放成一堆一堆的。待割完了,或者天已黑到了回去的時候,便把一堆一堆的草抱成一大堆,然後裝筐。
裝筐也有講究,不能裝成下大上小的土堆型,這樣背起來草筐往後墜,勒的肩膀生疼。
最好是先把筐頭裝滿,然後把筐頭抵在樹上,或者堅固的作物秸稈兒上。然後把草碼成長方形,一抱一抱摞在筐頭上面,沒過筐系兒也不要緊。
最好是下窄上寬,這樣背起來,重量在兩個肩膀和後背上。同樣的重量,要比土堆形輕省很多。
筐大了,雙手掄不起來,就雙腿跪在草筐前的地面上,把一個肩膀伸進筐系兒裡,把草筐背在背上,用另一個肩膀的手拄著地,把屁股高高撅起。
先把一條腿抬起來,然後這隻腿和拄地的手同時用力,讓另一條腿也抬起來。這樣,整個人就站起來了,然後馱著小山一樣的草筐開始走路。
如果前面有小雜樹或者結實的作物秸稈兒的話,就省力一些,起來時用手用力拽著前面的拉頭,起得還利索一些。
這是一個人的時候。如果人多,大家可以互相幫忙,但也必須跪下,起來時別人在後面幫著往高抬,起的就容易些。
最後一個起的,則是揹著草筐的人在後面幫忙抬。雖然大不如空著手,多少也能起點兒作用。一般都是較大的孩子最後一個起身。
有時草能高出筐系兒多半尺,後面根本看不見揹筐人的頭和身子,只看見兩條小短腿兒在“草山”下面移動。
如果路遠,在路上要歇好幾氣兒才能到家。每次歇著,無論多累,也要趕在有高、崗兒的地方。把草筐放在高、崗兒上,身子依著草筐喘口氣。走時一背就起,省了跪下或拽東西的麻煩。
人就是這樣,關鍵時候一咬牙,體能的爆發讓自己都不敢相信:草筐一過秤,數量超過體重二十來斤!
半天掙了四、五分,雖然肩膀被壓得又紅又腫,汗溼的頭髮打成了縷兒,心裡卻美得不行。
第二天第三天就不行了,筐系兒一挨肩膀,針扎似的疼痛。只好在筐系兒上裹上一層厚厚的棉墊兒,沒草時提著,非背不可時再放到肩膀上。時間長了,壓麻了,也就感覺不出刺疼來了。
每次想到這些,臘梅的眼淚都能流出來,不由自主用手摸了摸肩膀,感覺還有點兒疼。
這世自己重生了,雖然是借屍還魂,但已經找到了父母,並與前世的自己結拜了乾姊妹。而重生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家人和前世的自己過上好日子。
又到了拔草的時候,難道還要讓前世的自己、這世裡的乾姊妹王曉華重演前世的苦難嗎?
臘梅搖搖頭,答案是否定的。她一定要讓家人過上輕鬆自在幸福的生活。
前世現代的青草有的是。這個時期,現代的人已經不喂牲口,不拔草也不鋤地。種莊稼的地用除草劑一打,地裡光有苗沒有草。
但溝壑道邊閒散地上,就沒人捨得打除草劑了,草長得很高很茂盛。而且都是牲口愛吃的小葦子草、老槓苗萬根草)、香香草,哈腰就能拔一大筐。
就是春天裡,一頓飯的功夫也能拔一大筐。只要臘梅肯賣力氣,能擔負十一隊六頭牛一多半兒的飼草。
但她不能這樣做:這個時期,生產隊的牛的飼草就是冬天吃曬乾了的穀草、玉米秸稈兒、曬乾的野草;春夏秋吃社員們拔的鮮草。
而拔草的人是隊裡沒上學或者剛剛完小畢業的未成年人、上了年紀的輔助勞動力。他們還指望拔草掙工分吃飯呢!她不能人為地讓他們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