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隊上安排勞動力拔草,也是根據牛的食量。尤其是春天,草嫩曬不出來,隊上不會投入過多的工分收來晾曬乾草。如果剩餘的乾草多的話,隊上還會縮減拔草的人數。
再就是草拔多了,超過了整勞動力的工分,隊上就會提高工分的斤數,由二斤三斤一分,改成四斤五斤一分。而現實中的草依然還很少,坑了一隊的拔草大軍。
臘梅不想打破這個平衡。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特徵,這個時代人們就是指望工分,她不想剝奪人們掙工分的權利。
臘梅想幫隊上,又不想打破平衡,就視牲口棚裡鮮草的多少去拔,也不敢拔滿筐,免得人們說是從“白頭髮老奶奶”那裡弄來的。
白頭髮老奶奶是“神”,給的東西都是白送。她用來掙工分,人們勢必說三道四。
她的宗旨是:只要社員們能辦到的,儘量讓他們自己去辦。小不溜丟地掙點兒工分,擺出一種自己養活自己的架勢!
臘梅拔的葦子草很鮮嫩,牲口愛吃,很受飼養員的歡迎。
“這草該不是也是白頭髮老奶奶給你的吧?”飼養員高興地問。
臘梅不置可否,笑笑說:“我走著走著,就看見一片葦子草,還有老槓苗,就拔了來了。”
飼養員:“還有嗎?”
臘梅:“沒了,就拔了這些。”
第二天,臘梅又背了多半筐與昨天一樣的葦子草。飼養員逗趣地說:“你該不會遇見聚寶盆了吧?一夜間在原地兒又長出一茬來!”
臘梅仍然笑笑:“不是,又碰見了一塊兒有草的地兒!”
飼養員:“也剛好割完?”
臘梅賣個萌,仰著小臉兒說:“你不要對外說,要不他們給我搶。”
三斤草一分工,臘梅一筐秤出八斤、九斤,等於出了半天工還多。
臘梅拔草一趟能掙三分工,這話還是被傳了出去。反應最強烈的是王曉華,找到臘梅不滿地說:
“臘梅,你有地方也不給說一聲。星期天我拔了一天,累的臭死,才拔了七斤半。你一趟就拔八、九斤。虧著我們還是好朋友呢!”
望著王曉華委屈的樣子,臘梅心疼了。
她又何嘗不願意王曉華多拔草多掙工分呢!
“工分工分,社員的命根!”這句話被喊了十大幾年。從這個時代過過一次的臘梅,體會尤其深刻。
喜歡重生之折騰年代巧折騰請大家收藏:()重生之折騰年代巧折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