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裴敬想到辦法,用科考隊員留下的排洩物種植土豆,他們會暗鬆一口氣。
看著含辛茹苦栽種的土豆發芽,他們會跟著電影中的裴敬,一起露出笑容。
而當這批土豆豐收時,不少觀眾更是小聲的歡呼了起來。
在“生死存亡”面前,沒有國籍、種族之分!
每個觀眾,都完全能夠代入到電影情節中,對這一場孤獨的火星生存感同身受!
當然,作為一部華夏電影,在電影中時不時出現的華夏元素,也給這些來自另一個文化氛圍中的外國人,帶來了十分新奇的體驗。
至少是以前看的科幻電影中,從來沒有見到過,體會過的東西!
而那些專門請來的華僑們,更是有些激動到熱淚盈眶了。
對大部分其他觀眾來說,他們在看《火星救援》後半段的時候,更多的感覺其實是新奇,是一種霧裡看花的感覺。
畢竟電影后半部渲染的國家主義,集體英雄主義,與美國的價值觀是完全不一樣的。
這些從小在美國文化中生活長大的觀眾,並不能理解電影中渲染的情緒,更多是以一種看待外國新奇文化的感覺,來看待電影中的故事。
但是,對這群華裔,特別是只是來美國留學的留學生群體來說,當他們在這異國他鄉,看到刻畫著故國文化、理念、信仰的電影時,那種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
看著電影中的華夏人,萬眾一心,拼盡全力的去拯救失落在火星上的裴敬,看著他們不惜代價,火箭發射失敗損壞了就再造,一根不行造兩根,時間不夠就24小時三班倒……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看著整個國家,就如同一臺精密的儀器,每個人就是其中的一個環節,全都在為拯救裴敬而出力。
這一切都是那麼的熟悉又讓他們感動……
不知不覺的,當看到裴敬終於坐上從地球發射來的返回艙,看著他在火星軌道上,成功與轉頭回來接他的熒惑號飛船對接成功時,這些華裔觀眾們,早已熱淚盈眶。
越是在國外的人,反而越是能夠理解《火星救援》中呈現出的這種“不拋棄任何一個人”的國家精神!
因為這些生處外國的人,實際上與被失落在火星上的裴敬,沒什麼不同。
大家都是離家的幼子……
他們也和裴敬一樣,都是遠離祖國母親,流落在外的人。
可以說,《火星救援》中展現出來的華夏政府,正是這些旅居海外的華人們,希望並且是期望看到的樣子。
更何況,華夏過去幾年在海外撤僑的作為,更是早就在海外華人群體中傳遍了。
任何一個國家拍《火星救援》,拍這種全國萬眾一心,就只為拯救流落在火星上的一個人的“浪漫”情節,都不太會能夠讓人相信,如果現實中真的出現這種事,這些國家會真的這樣做。
但是,華夏拍這樣一部電影,這些海外華僑們,是真的能信的!而且非常有代入感!
因為華夏政府,有事是真上啊!
這可是全球撤僑力度最高,最及時的國家!
他們就算在火星上“撤僑”,也不算什麼奇怪的事情!
喜歡別鬧了,我真的是導演請大家收藏:()別鬧了,我真的是導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