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
“這是華夏的科幻電影?”
看著銀幕中在火星風暴裡掙扎的裴敬,聽著耳邊受邀觀眾們的各種驚呼聲,魏來嘴角微微一翹,心情立馬愉快了起來。
這群華納請來的“託”,可沒有那麼敬業,在記者媒體禁止拍照的這個時候,是不可能“盡職盡責”演戲的。
也就是說,此刻這些觀眾們的驚呼聲,完全是他們最真實的反應!
魏來微微偏頭,看向了身後坐著的一片觀眾。
亞裔、非裔、拉美裔、歐美白人應有盡有。
這些觀眾中,大部分都一臉驚訝和難以置信的表情,目不轉睛的看著螢幕。
只有小部分長著亞洲面孔的觀眾,臉上激動的神情大於驚訝。
之所以這些觀眾反應會這麼大,當然不是因為《火星救援》展現出來的劇情和特效技術有多讓人震驚。
實際上《火星救援》展現出來的水平,也就是一部好來塢科幻電影平均線以上的水準而已,不能說很難得,但是也算的上是優秀的作品。
但是這不足以讓這些觀眾們如此“難以置信”和“震驚”,真正讓他們做出這番表現的原因,是這樣一部電影,居然不是出自好來塢之手!
這居然是一部華夏人拍的電影!
華夏人居然已經能拍出與好來塢在同個層次的科幻電影了?
這個現象,才是真正讓這些觀眾震驚的地方。
今天來參加《火星救援》北美首映禮的觀眾,大部分都是華納請來的託。
而華納作為一家電影集團,他們能聯絡到的人,自然大多數也都是比較關注電影行業的人,不能說一個個都是專業影評人,但是平常肯定沒少看電影。
這就和那些偶像專門請來的“接機粉絲”,大部分都是主業幹代拍、代簽之類與偶像產業沾邊的,平常天天接觸偶像的“專業人士”一樣。
此刻首映禮現場的這些觀眾,多少也是可以稱得上一個“專業人士”的稱呼。
也正是因為他們很“專業”,很瞭解好來塢的電影風格和水平,他們才會做出如此震驚的反應!
正因為了解,所以才震撼!
......
“這真的太離譜了,我原本以為將會用糟糕又煎熬的2個小時觀影,換取50美元的報酬,但是沒想到,居然看到了一場十分精彩好看的電影,還白賺50美元?!”
坐在電影院靠後排的一位白人大叔,呢喃著說道。
在他旁邊的一個小夥子,居然十分認同的點了點頭。
此刻《火星救援》的放映已經到了中期的部分,飾演男主角吳京的裴敬,正在艱難的火星求生,一邊靠著自己的生物學知識種土豆,一邊試圖外出拉回“祝融號火星車”,與地球方面重新取得聯絡。
不得不說,這是一處十分吸引人的劇情,看著裴敬一個人艱難的求生,看著基地內從一片狼藉變的井然有序,看著用尿液和糞便施肥澆灌的土豆長出嫩芽。
這一切無時無刻不在挑動著現場觀眾們心中,那人類最原始的生存慾望。
人生下來有兩件事是刻在dna裡的——生存和繁衍。
而《火星救援》這部電影,無疑是勾起了觀眾們內心最原始,也是dna裡無法抹去的,對“生存”這件事的原始動力。
看到裴敬沒有吃的,他們會皺眉糾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