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支艦隊越飛越近,炮火空前猛烈,戰損數量直線上升。
隨著距離的縮減,裂天級的強大火力不必再集中於一點,先是左右兩舷分別射擊,再是前後左右四個陣列,分別瞄準不同的目標,每一次齊射,都能同時摧毀四個目標。
驚天艦損失過半的時候,敵艦終於進入導彈射程,兩艘裂天級毫不猶豫,長達4890米的艦體上,同時開啟數以百計的導彈艙,以每秒五至七發的頻率,向敵軍瘋狂傾洩火力。
四百多個導彈艙,極限情況下,一秒鐘就能發射三千枚導彈,哪怕最不理想的情況下,也能發射兩千多枚。
這還只是兩艘裂天級,十二艘震天級,還有剩餘的驚天級加在一起,不比裂天級差到哪兒去。
片刻之間,彈如雨下。
敵軍再也不能無視導彈,可只分出很少一部分戰艦攔截導彈,絕大多數敵艦依舊緊盯驚天艦。
可人類的導彈是那麼好扛的嗎?
當敵軍再次擊沉驚天艦,飛在最前面的導彈撞在敵艦之上。
強光照亮戰場,這一次不再是有間隔有規律的閃爍,而是毫無規律的連續綻放,猶如節日的焰火一般絢爛。
死亡的焰火。
敵軍比想象中更有勇氣,兩支艦隊交錯而過的瞬間,許多敵艦發現裂天級的位置,它們不僅不避開,反而主動撞向裂天艦。
雙方的相對速度極快,在這種情況下撞在一起,不論多麼強悍的戰艦,都只有艦毀人亡這一個下場。
敵艦的靠近,觸發了獨立於火控系統之外的近防系統,艦上的小型電磁炮立刻向敵艦開火,打的還不是普通炮彈,而是攜帶微型蘑菇彈的炮射導彈。
也只有空間充裕的裂天級,才能用炮射導彈當近防武器。
近防炮是靠數量取勝的武器,但敵艦的體積擺在那兒呢,根本不用精確瞄準,甚至不用自動尋的,導彈出膛之後一路直飛,就能準確命中敵艦。
只是短短一個瞬間,裂天艦前方猛然爆開十幾團強光,然後就是接連不斷的核爆。一枚導彈威力雖小,但多枚疊加,就是裂天級都扛不住,敵艦自然不在話下。
敵艦先被導彈敲開護罩,再被導彈炸開外殼,但這仍然不是結束,更多導彈蜂擁而至,直至將敵艦炸成一片飛散的碎片,近防炮才悄然停火。
碎片撞在裂天艦的護盾上,濺起一片細碎的火花。
或許有人會說,摧毀敵艦不就完了麼,何必浪費寶貴的彈藥?
可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敵艦都是正面撞過來,若只是摧毀就不管不顧,敵艦依舊會會慣性的作用下繼續撞向裂天艦。
眼下雙方的相對速度非常快,別說是完整的敵艦,哪怕只是一塊稍大的殘骸,都有可能對戰艦造成無法挽回的創傷。
近防系統之所以緊追不捨,是因為提前內建了不同情況的應對方式,正面屬於不允許出現任何阻礙的危險區,不管敵人的戰艦還是無意間闖入的小天體,但凡擋在戰艦前方,近防系統都會給予無情的打擊。
唯一的例外,就是敵我識別系統判定為友軍。
一艘敵艦錯過了裂天,卻又盯上了前方的驚天,歪歪斜斜地飛過去。
驚天級緊急規避,交錯的一瞬間,雙方的護盾同時湮滅,敵艦的一側撞在驚天艦的艦腹,擦出一溜閃亮的火花,留下一道深入艦腹的裂隙,底艙頓時失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