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不是正面,否則就只有同歸於盡這一個下場。
兩支艦隊的交錯只是一瞬間,危險程度卻比正面對轟還要高一些。
錯過之後再看,人類這邊還有兩艘裂天級,十艘震天級,九艘驚天級。
敵軍還有一百大幾十艘蠶蛹艦,折損超過二分之一。
人類戰艦立刻調頭,屁股向前腦袋向後,瞄準敵艦繼續開火。
戰艦的速度太快,減速需要時間,與其慌慌張張地減速,不如趁著敵艦還在射程之內,多開幾炮多幹掉幾個目標。
敵人沒有停下來糾纏的意思,不僅不減速,反而繼續加速,徑直飛向遠方的月球。
很明顯,敵人知道月球的重要性,所以在毀掉地球之後,又把目光對準了月球。
敵人已經毀了地球,艦隊無論如何,都不能讓敵軍再毀了月球。
但人類艦隊並沒有減速,而是和敵艦一樣加速前進——這裡距離地球只有一個多小時的航程,這個時候減速,調完了頭再重新加速,等飛回月球什麼都晚了。
正確的做法是加速前進,從地球的後方切入,繞地球飛行一週,調整方向的同時,還能用地球的引力為艦隊加速。
屆時艦隊速度大增,不僅能在敵軍抵達月球之前追上去,反而要擔心速度過快,會不會一舉越過敵軍。
這個時候,北都也在考慮接下來究竟該怎麼安排,最終的決定是命令艦隊全速追擊。
很多人都覺得,這個時候不該把艦隊留在地球嗎?恰恰相反,這個時候絕對不能把艦隊留下。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任何事都有兩面性。
地球已經被敵人摧毀,那麼當外域人抵達,看到的將是一顆滿目瘡痍的行星,那麼,外域人對地球的興趣還有多少?
把艦隊留在地球,就是此地無銀三百兩,擺明了毀掉的地球還有貓膩。
反之把艦隊全都派出去,外域人的目光只會聚集在月球身上,就算月球被外域人毀掉,至少躲進地下城的民眾還有一條生路。
而且月球也不是那麼好對付的,明面上的軍事基地就有好幾個。
雖然建造這些基地的初衷是吸引敵軍注意,但無論建築結構還是內部功能,都與真正的基地一模一樣,基地附近的鐳射陣列,也都可以正常開火。
之所以將防空陣地擺在明面上,是因為那裡也安置了護盾發生器,就算敵艦狂轟濫炸,也能堅持一會兒。
此外,月球還有孤峰號。
若不是外域文明突然出現帶來的威脅,北都早就把孤峰號派出來對付尖頭艦隊,又怎麼會給敵人摧毀地球的機會?
此外的此外,北都還在時光寶盒裡重重的寫下一筆,期待未來的人類,給予過去的人類以支援。
喜歡白堊紀禁區請大家收藏:()白堊紀禁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