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五分鐘後,敵軍停火。
不久前還鬱鬱蔥蔥的藍星,如今已是處處焦土,無論城市鄉村,凡是建築密集的區域,全都遭到敵軍的毀滅性打擊。
敵人不看城市多麼繁華,只看城市的面積,就連那些早就空無一人的阿非利加和南米城市,也都在敵人的轟炸範圍之內,
鐵塔、女神像、凱旋門……各地的標誌性建築,全都在轟炸中灰飛煙滅,人類五千年的積累毀於一旦。
雖然各國早就接到了訊息,盡了最大努力疏散人口,可每一座城市裡,都滯留著大批不願離開的民眾。
他們或是心存僥倖,始終認為自己不會那麼倒黴;或是年老體衰弱,不想佔用本就緊張的公共資源;或是寧願面對危險,死也要死在家裡。
離開了家,還能去哪裡?
轟炸降臨那一刻,許多人抬起頭來,直視著瞬間籠罩四周的光柱,看著親友同伴,還有熟悉的一切在光柱中化為基本粒子。
沒有時間悲傷,也沒有機會懷念,甚至連一個遺憾的表情,都沒機會留下。
沒人知道究竟有多少人在這場波及全球的大轟炸中遇難,就像沒人知道究竟有多少人滯留在城市之中。
後世,人類將這一天定為時空戰爭紀念日,每一年,都有無數民眾為戰爭中的遇難者獻上鮮花。
再後來,走向星際的人類痛定思痛,不惜代價窮兵黷武,只為曾經的一切不再重演。
結束轟炸的敵艦紛紛脫離原本的位置,向人類艦隊飛來的方向集結,似是做好了艦隊對轟的準備。
茫茫虛空無遮無攔,所謂的戰略戰術,原本就沒有地面那麼豐富。
敵人的行動正合北都心意。
不止身處現代的敵艦行動起來,沉默許久的穿越點也重新活躍,吐出新的尖頭戰艦。
但沒人關心到底有多少敵艦,大家唯一的念頭,就是乾淨徹底、一個不留的消滅敵人。
聚整合群的敵艦主動脫離地球,像一股突然爆發的山洪,衝向遠來的人類艦隊。
它們沒有整齊的編隊,看起來就像一群沒頭的蒼蠅,可看似混亂,卻沒有任何敵艦相互碰撞。
一小時四十四分之後,敵軍進入太空艦隊最遠射程。
不必動員也不必強調,指揮員一聲令下,人類艦隊萬炮齊發,肉眼不可見的光束劃破長空,落於敵艦之上。
敵軍不甘示弱,悍然發起反擊。
雙方的炮火在空中交錯而過,準確命中各自的目標。
人類的炮火擊穿護罩再擊穿敵艦,殉爆將它們化為一片毫無意義的殘骸。
敵軍的炮火擊中人類戰艦,閃爍的護盾層層消散。
龐大的戰艦根本躲不開敵人的炮火,與其無意義的躲避,不如用更強大的火力搶先摧毀敵人的戰艦。
裂天級的每一次齊射,都能帶走一艘敵艦,驚天、震天級的火力配合,同樣給予敵軍沉重打擊。
敵軍同樣知道集中火力的優勢,發現打不穿裂天級的護盾,立刻將目標轉向防禦薄弱的驚天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