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房銷售情況比馮夫人預想的好一點,興隆村和金沙村的房子都賣出了大半。除了少數幾家付全款,其他都是辦的貸款。
鄉君府給買房的人都送了一份喬遷大禮包:一副大紅對聯,一套餐具。這對於富人們是錦上添花,對於窮苦百姓真的是雪中送炭。
第二天是立夏,買房的村民們開開心心地搬新家。爐灶和鐵鍋是現成的,餐具是送的,他們把家裡擦一遍就能燒飯吃飯了。
周強一家貸款買了座帶廂房的大戶型,等這一季早稻收割了,他們就可以搬到新房子裡去住,領一批新的田地耕種。
周老爹一直在看戶籍,翻來覆去地看。周強笑著打趣:“爹你當心把戶籍看出一個洞來。”
周老爹看也不看兒子:“這紙張比老家那裡的紙好多了,扯兩下都沒事。”
“哎喲你可不能真的去扯,紙再牢也是紙,可別撕破了。”周強有點著急。
周老爹終於捨得把紙放進盒子,對女婿費成業說:“你們的戶籍還沒辦,等手頭寬裕點了,你們也買個房子,落個戶,以後孩子讀書也方便。”
費成業笑嘻嘻地說:“我們想給爹多幹點活。”
周老爹搖頭:“你們做活掙的錢你們自己存著。以前我們居無定所,可是現在不一樣了。娃以後上學都是要有戶籍的。”
“娃還小呢。”費成業仍然笑嘻嘻地,“再說你們和鄉君是有交情的,有事可以找鄉君啊。”
周老爹看了他一眼:“這話不對,是鄉君對我們有救助之恩,我們哪敢和鄉君攀交情?鄉君願意搭理我們是鄉君仁慈,我們可不能忘了自己是誰。”
費成業看向幾個孩子:“鄉君說讓我們去作客呢,我們一直都沒顧得上去。你們想去嗎?”
孩子們眼神亮了亮,又搖了搖頭。
費成業討了個沒趣,帶著周麗和孩子出門去了廂房。
周老爹慢慢地沉了臉,嘆了口氣:“金沙村那邊東廂房也有廚房,以後就讓他們自己開伙,自己過日子。鄉君府你們不要輕易去走動,不能把這點情分都作沒了。”
周強他們應下了。
周麗一邊收拾屋子,一邊對費成業說:“我們存的錢本來也可以貸款買個小房子的。”
費成業嗤了一聲:“住在又一村這裡不好嗎,為什麼要買房搬出去?就做鄉君府的佃農,就住鄉君府的房子,省多少開支啊。”
“那些佃農都買了房子,等這季糧食收上來,他們就會正式搬出來,我們住不長的。”
“那是鄉君府想賺他們買房的錢。他們那三千畝地不需要人種地嗎?到時候肯定又要收一批佃農。虛偽,無情。”
周麗氣笑了:“糧食多留一成,這兩年還都高產豐收,別處的佃農哪有這等福氣?那些佃農都存了好多錢呢。昌平鄉每人都可以承包一畝地,每畝只要交兩鬥稅,哪裡還有這麼好的地方?鄉君府怎麼就虛偽無情了?買房可以落戶籍,以後娃可以讀書考功名,為什麼你不肯買房?”
“別做夢了,還讀書考功名,刨土過日子的還想考功名?那個昌平書院裡多少娃娃都在留級呢。我家的娃不見得是文曲星下凡,可別浪費那錢。”
周麗無語。
下午,各家作坊和店鋪就開始招工,各個地方都圍滿了人。
馮夫人的作坊也開始招工。陳帆專門在鄉君府旁邊建了三個作坊,正好給馮夫人作胭脂坊和綢緞坊,還有強師傅的首飾坊。
周強一家也準備去應聘。費成業冷笑:“周家的強項就是種地,要做工在柳家做工不好嗎?元豐縣的工錢還比這裡高呢。現在你們跑去做工,以後十幾畝地誰來種?”
周強說:“以前是沒田地只能做工,現在是有地順便做做工,能一樣嗎?人又不是全出去,十幾畝地就是忙的時候忙,種得過來的。”
費成業看向周麗:“你去做工,我在家裡種地。下一批房子很快又要開始蓋了,我也可以去做工的。”
周家人都沉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