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書令和太傅坐在一間茶室裡。中書令將一個瓷瓶放在太傅面前,說:“我和夫人試過很多次,總算有些收穫。”
“這裡面是什麼?”
“太傅大人看看便知。”
太傅拔出瓶塞,倒出一些在手心裡,又湊近看了看,詫異地看向中書令。
中書令微笑:“喜歡嗎?”
“這何止是喜歡。”太傅面容嚴肅,“你是怎麼做出來的?”
中書令將一張紙推到他面前。他開啟一看,石化了。
中書令靜靜地看著這尊石像。
太傅深吸一口氣:“這是從何而來?”
“這就看嚴大人如何圓說了。功勞是嚴大人的。”
太傅冷笑:“這種驚天功績,你就給了一個死對頭?”
“這死對頭比較有分量。”中書令淡笑。
太傅靠在椅背上:“這白糖一出,你我的對立似乎要更明顯了。”
“那挺好。”中書令開始斟茶。
“你可有半成品?”太傅問道。
中書令又拿上來一個包袱,裡面是各種成色的糖塊。
“我即刻進宮。”太傅沒喝茶,站了起來,“你坐一會兒再走。”
中書令看了他一眼:“先回府。府上平時可用黃泥?”
“應該會有一些。”太傅不確定。
“直接帶些回去,隨便琢磨點什麼。”中書令把那瓶白糖拿了回來。
“你兒子都燒出那麼多磚了,我就試試燒磚燒罐子吧。”太傅推門離開了。
中書令沉沉地嘆了口氣。
侍衛蒼林走了進來:“太傅大人走得隱蔽,應當不會被發現。”
中書令微微頷首:“太子也該出行了吧?”
“快了,他和二皇子都會出去,看看紅薯定植,粟的種植。先收一季小米,百姓能填填肚子。”
中書令坐了一會兒,離開了。
全京城以及郊區的人都聽到了一個訊息:王家的蛋黃酥需要大量鴨蛋,鴨蛋數量充足,蛋黃酥的價錢就可以降低,數量也可以增加。
沒鴨子的人四處打聽哪裡有鴨子可以買過來養。養鴨的人喜出望外,把家裡的鴨當成了寶貝,想方設法讓鴨子多吃點活食,多下點蛋。
可京郊地區的鴨子實在太少,賣掉鴨蛋就沒法孵小鴨,留著孵小鴨暫時又沒鴨蛋賣,真是左右為難。
這一天,很多人都聽到了一個訊息:有一艘大船來了,船上有很多鴨子。
碼頭上圍了個水洩不通。
傳言是真的,一些鴨子撲稜著翅膀從船上飛下來,又迅速排好隊。
很多人都沒見過鴨子,看著鴨子就覺得很稀奇:嘴巴扁扁的,走路一搖一擺的,神氣著呢,他們還能排著隊走呢。圍觀群眾指指點點,好不熱鬧。
那些鴨子一看就是很結實的,油光水滑的,很多人就想買。
“這些是兩年三年的鴨子,母鴨都已開始下蛋,買回家就可以下蛋。下蛋後最好先孵一窩小鴨子,再開始賣鴨蛋。鴨子吃草吃菜葉吃蟲子,吃穀糠吃米粒吃剩飯……”阿文先介紹一番鴨子的養殖。
眾人聽懂了,都覺得自己是可以養好鴨子的。有些人便開始問價錢。
“兩年的鴨子五百文,三年的鴨子六百文,很容易分辨出來的。”阿文大聲說道。
眾人嗡嗡嗡地議論一會兒,就有很多人掏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