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秧割稻都是很累的,孩子們都少了嘰嘰喳喳的勁頭,安安靜靜地吃著晚飯。幾個年齡小的似乎連筷子都拿不穩了。
“晚上泡個熱水澡,做幾個舒展動作,互相揉一揉,明後天就不用下地了。”陳帆說。
孩子們都開心地笑了。
章辭翻看著學子們的文章,選了兩篇,讓那兩人讀一讀,讓大家點評,他加以點撥。然後,再選兩篇,讓大家評議;再選兩篇……等到所有學生的文章都評完了,大家都深受啟發。
等秧都插好了,陳帆安排人種芝麻。
臨近芒種,小麥可以收割了,陳帆帶著孩子們回了趟王家墩。
割麥子的活都承包了,孩子們不用下地。楊宏鬆了口氣,卻又覺得心裡好像少了點什麼。
花廊那邊的花正在盛放,即使是在農忙時節,花廊下的人也是絡繹不絕。
“昌平鄉要是也有一個花廊就好了。”楊雲很嚮往。
“建在哪裡比較好呢?”陳帆問她。
“建在書院那邊吧,上學放學都可以看到。”楊雲說。
“要是很多人都看花的話,書院那邊會很吵的。”陳雅有不同意見。
“建在七家渡那條大路邊,那邊形成一個集市也很好。”陳月提議。
“建在開運村和又一村那邊也可以。”……
桃樹上都長了許多小毛桃,梨樹也結了果,大家都在林子那邊奔跑著。
因為地是鹽鹼地改造的,陳家的九畝麥地受到了廣泛關注。紅楓等人分成兩班,日夜守護著麥地。
這次沒有人來搶糧搗亂,麥子很順利地收割、脫粒,曬乾、揚淨。一稱重,畝產一千斤!比去年的水稻產量還高!
那可是小麥,以往收個兩三百斤就不錯了,四百斤就撐破頭了。現在小麥居然也能收一千斤了?
王家墩沸騰了,元豐縣也沸騰了。史縣令帶著縣衙的官員過來了,章辭也帶著白策回來了。
“請教大人,對運送麥種之事如何安排?”章辭問史縣令。
麥種肯定是要獻些給朝廷的。總共才九千斤,獻多少?
史縣令扔捊捊鬍子:“鄉君在七家渡買的那一千畝地,若是全部種小麥,這些麥種是遠遠不夠的。那八十四畝鹽改地是完全可以的。”
章辭失笑:“只種八十四畝,元豐縣的小麥產量何時才能提高?”
“元豐縣其它各處也是要種一些的。”史縣令說,“北方的主糧是小麥,聖上定是希望北方可以多種些高產麥種。”
“一半?”章辭問他。
“會不會太少了?”史縣令覺得不踏實。
“先送信吧。朝廷會派人過來的,我們這點人手是不夠護送的。”章辭說。
不用等縣衙或鄉君府的信件到達,京城當天就收到了訊息。
產量再次引起轟動。
皇帝宣嚴守陸進宮,命他帶兩百人到元豐縣運麥種。
嚴守陸疑惑:“才九千斤麥種,需要這麼多人手?”
喜歡種田女城主請大家收藏:()種田女城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