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真是。蕭公公此時已經在和陳帆他們說難民的事情了。
陳帆看了一眼官員們,他們的神情更怪異了。
“多少人?可有登記戶籍身份?”章辭問道。
“男女老少,共五千人,足夠種地的人手。”蕭公公說。
五,五千人?一個月要消耗多少糧食?還說足夠種地的人手,名頭找得真好啊,也不知健康的有多少。
“戶籍就由這邊登記,他們現在都是昌平鄉的人了。”
陳帆差點沒把牙根咬碎。五千人的戶籍登記,多麼繁重的工作。誰知道那五千人裡有沒有惡貫滿盈的,有沒有隱藏身份的。
封個鄉君,攤上了這麼多事。
“船會在今天傍晚到達七家渡。”蕭公公繼續補刀。
“船什麼時候回程?”陳帆問道。
蕭公公幹笑一聲:“這兩艘船也是賞賜給鄉君的,以後稅糧進京也方便。”
呵,這算是直轄了嗎?
唐超營把冊子交給陳帆:“姑娘還是先看看,我再謄抄。”
陳帆開啟冊子。最前面就是講土地範圍,後面是講各項事務處理辦法。
她把冊子遞回去:“唐大人先謄抄吧,這上面的內容我還要細細閱讀。”
陳帆叫來楚笙:“你跟陳月去拿十五貫錢,找王里正,向村民們買糙米,你們負責運送過去。”
楚笙跟著陳月出了門。
王家墩沸騰了,家家戶戶都想賣糧。王里正一碗水端平,只要是揚得乾淨的份量足夠的,每家都買上一點。
陳帆他們收拾收拾,就出發前往七家渡。
柳家這邊的繡娘幫工很快就準備好了,一大群人向七家渡出發。
女眷們都擠在老太太的院子裡閒聊。
“這鄉君是幾品啊?”胡姨娘問道。
“我朝鄉君是正四品。”大太太說。
“哎喲,那不是比縣令還高?”好多人驚歎。
“這陳姑娘真是好福氣。種了幾個月的田,就被朝廷封為鄉君了,以後也能穿綾羅綢緞,戴上好的珠寶首飾了。”胡姨娘滿臉羨慕。
“你知道什麼?”老太太沒好氣地說道,“那些地那些人都還是要交稅的。目前還不清楚享食邑多少戶。”
“還有一大攤子事呢,也沒說設個衙門管管。”大太太說。
“那不就是有實權的嗎?多好的事啊。”趙姨娘說。
“你又懂了?”老太太更沒好氣了,“她是有權抓人進大牢,還是有權給人派官?”
滿屋子的人都不吭聲了。
喜歡種田女城主請大家收藏:()種田女城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