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刺多一點好,還是刺少一點好呢?”柳定康在想。
“肯定是多一點效果好。”柳忱峰說。
“那就要用粗一點的木棍,可木棍越粗就越重,手轉的話太累了。”柳定康覺得不好。
大家又陷入了沉思。
“可以做成空心的,像木桶那樣。”陳忠檀又有了新想法。
“在木桶兩邊各裝一個輪子,用車軸連線。”陳忠楣補充。
“我覺得你不斷案也能成為一個機關大師。”柳定康說。
陳忠楣搖頭:“我要做出各種各樣的解剖工具,方便驗屍。”
眾人齊刷刷地抖了抖。
思路有了,大家就準備做一個完整的。
陳帆和章辭也在試驗,試驗什麼形狀什麼角度的刺可以更迅速地把稻粒割下來。
“我覺得你帶孩子的方式挺有意思的。”章辭說。
“我帶孩子是什麼方式?”陳帆笑著問。
“你挺喜歡讓他們做事情的,還經常交點新奇任務給他們琢磨。”
“他們不做事情就得我一個人做,我做得累死他們可能還會嫌棄。只有讓他們辛苦做一點,他們才會珍惜勞動成果。至於讓下人做?他們還沒成為人上人呢,得先學會自食其力,自立更生。”
章辭笑了笑:“你讓每個人都讀書,顛覆了很多人的認知。因為很多人家是不讓女孩讀書的。”
“每個人都有讀書的權利。”
“可你又讓他們下田幹活,進廚房做飯。有幾個讀書人是下田幹活的?”
“那些耕讀之家不都是要做農活的嗎?”陳帆不認同。
章辭搖頭:“早期的耕讀之家是幹活的,他們比較能吃苦。可是到後來,讀書人就不怎麼幹活了。有些孩子,書沒讀幾篇,就覺得自己高人一等,被家裡寵得像個少爺。家庭條件好,還說得過去;可有些家庭是全家吃苦,供養一個讀書人,卻養出一個有脾氣沒良心的廢物。”
“其實我家鄉也有很多孩子是不幹活的。”陳帆說,“以前農村的孩子還要種種地,後來很多農村都沒田地了,小孩子也不用幹農活了。祖父母父母吃過很多苦,就不想讓孩子再吃苦,不讓小孩子幹活,只要讀書就好。再後來,他們的生活越來越好了,就更捨不得讓孩子幹活了。孩子就是家裡的小太陽,全家人圍著一個孩子轉。”
“家裡只有一個孩子?”這個超出了章辭的認知範圍。
陳帆點頭:“這個說起來有點複雜,而且現在生孩子的情況也有變化了。我們還是說幹活吧。我從小就是要幹活的,燒菜也是從小就學的。我們那裡很多男人都會燒菜的,還燒得很好吃。”
“所以你讓男孩子也下廚?”
“是啊,會下廚就不會餓死。誰能保證他一輩子都有人燒飯給他吃呢?”她可不想把她收養的弟弟養成那種只會躺沙發吃現成還要罵女人的。
“你讓他們一起想辦法做事情,我覺得挺有意思的。他們會努力思考解決辦法,盡力和他人溝通合作,還要動手操作,這些都可以讓他們不斷成長。他們若是做了官,也能想出各種辦法去把事情做好,把同僚間的關係處理好。”
“嗯,想做官就得好好做,做好了自然會有名和利。”追逐名利是人之常情,可是隻為名利,甚至魚肉百姓,那就不是她想看到的了。
男孩子們拿著模型過來了,一個個都很興奮。
陳忠簷滿眼期待地看著陳帆:“我們什麼時候可以看到真正的機器?”
喜歡種田女城主請大家收藏:()種田女城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