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帆看著那些男孩子:“真正的機器用什麼材料比較好?”
“鐵!”他們異口同聲。
章辭頷首:“鐵是最好的選擇。這種工具若是效果好,就不可能只是我們家在用。與其被人覬覦,不如早日獻上去,說不定還能搏個功勞。這推廣之事,也是由官府來做比較合適。”
孩子們想了想,嚴肅地點了點頭。
“獻給哪級官府?”章辭又問。
孩子們的意見分成了兩派:一派認為先獻給縣衙,再由縣衙獻給州府;一派認為直接獻給州府。
理由?
陳忠梁說:“縣衙的人我們又不認識,州府的崔刺史我們見過啊。崔刺史上次是幫我們的。”
“不能覺得誰給糖吃就是誰好。”陳忠簷看了看他。
陳忠梁抿了抿嘴,說:“我們是把紅薯賣給他的,他作為買家自然是要跟昇平縣對抗的。可是,崔刺史真的很好啊,崔大哥也很好啊。”
陳忠簷摸了摸他的頭:“他確實很好,可是請人幫忙不能只想著對方人好,幫別人也不能單純因為自己人好。”
陳帆和章辭相視一眼。
一個九歲的孩子,教一個七歲的孩子做人處事的道理,陳忠簷簡直是操著一顆老父親的心啊。
一群孩子若有所思。
“如果越過縣衙直接獻給州府,他日被縣令知道了,會不會對我們有想法?甚至對我們做些什麼?”陳忠檁說。
“如果獻給縣衙,他們會不會現在就對我們做些什麼?”柳忱峰說。
陳帆在心裡嘆了口氣:一群十歲左右的小娃娃,就要考慮官府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要考慮事情的利弊。
章辭提了一句:“如果這事情有功,我們需要給縣衙這份功績嗎?”
陳大憨憨不假思索:“不需要。縣衙又沒向我們表示過善意,更沒給過我們恩惠,我們不需要還人情;我們也不有求於他,不需要去討好他們。”
陳忠簷笑得意味深長。
“那就直接去找州府吧。我們喜歡崔刺史,喜歡崔大哥,功勞送給別人不如送給他們。”陳忠檁說。
“這事情不一定有功勞,可能還會給慶州府增添麻煩。”陳忠簷潑冷水。
陳忠柱立即張嘴想說,隨即又閉上了。陳帆猜測,他大機率是嚥下了那句“會有什麼麻煩?”
他想了想,說:“他要找人打造機器,花的是慶州府的錢。他要是想往上報,大概又要考慮和我們一樣的問題,報給誰呢?”
陳帆不由得嘴角上揚。
章辭含笑說道:“就這麼決定了,我們直接把這想法獻給慶州府衙。現在問題是,你們誰去慶州府介紹這件工具?”
陳忠簷立即後退一步,柳家兩個孩子也往後退。
陳忠梁沒反應過來:“你們為什麼要往後退?七哥你是最能說的。”
陳忠簷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