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等到天空露出魚肚白,變法奏疏才算完成。
共計七千多字,文彥博將其命名為:《強兵十八條》。
看似是十八條,其實這十八條裡所包含的執行方式包羅永珍,並不是在奏疏內能將完全講清楚的,並且官家也是能夠看的出來。
四人將《強兵十八條》定稿後,便各個回家睡覺了。
待午後,將由文彥博和高茂山面呈趙頊。
午後。
趙頊午睡醒來沒多久,文彥博和高茂山便甚是興奮地來到了垂拱殿。
趙頊看二人的面色表情,便知二人對提交出來的策略應該是較為滿意的。
文彥博拱手道:“官家,由樞密院主導,朝臣盡皆參與的強兵新策《強兵十八條》已撰寫完畢,此新策還結合了民間百姓的想法,歷經十餘日,終於成稿,請官家過目!”
當即,喜子接過奏疏,呈遞到趙頊的面前。
趙頊翻開奏疏,認真地閱讀起來。
第一條:建立軍事化學堂。
大宋禁軍當下的狀態,大多都是勇武有餘,而智謀不足。朝廷應在軍隊中建立軍事化學堂,倡導士兵們學習一定的知識。
當然,士兵們重點學的並非是四書五經,而是涉及軍事謀略、武器製作、軍陣演練、埋伏臥底、荒野生存等各領域的知識。
如此一來,士兵們的眼界才能更開闊,做出的貢獻也會越多。
第二條:成立多種特殊兵種。
比如:火槍軍、火筒軍、火袍軍、還有擅長打海戰的水軍等等。
篩選特種人才,集中訓練,將其擴散到大宋的不同領域,保證任何地界出現問題,都有特殊兵種迅速出現救援。
第三條:取消文官為正、武官為副的任官方式,文官若要在軍隊擔任正職,至少要有在軍營有三年以上的管理經驗。
看到這一條,趙頊不由得笑了。
大宋向來都是文官壓制武官。
比如樞密使作為武官之首,必須要由文官擔任,武官最高只能做到樞密副使。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此法乃是為了防止武官造反。
但對現在大宋而言,沒有任何一名武官敢造反,因為大宋的軍權已集中在了趙頊的身上。
如此以來,對武官是好事。
趙頊沒想到這些文官們竟然連此事都能妥協,這足以說明,大家為了大宋的長足發展都學會謙讓了。
第四條:提高士兵待遇,完善晉升途徑。
士兵們最大的弱勢就是晉升較難,理應對一些擅於發明、擅於搞軍事研究計程車兵進行優待,讓那些優質計程車兵在生活上沒有後顧之憂。
第五條:設定更多專一類別,令士兵各司其職。
比如,有計程車兵擅長戰鬥,有計程車兵擅長基建,還有些士兵擅於運送,那朝廷就必須根據士兵的特點進行分類,以此更好地讓士兵們完成彼此的任務。
第六條:適當減員,令三十五歲且未婚的男兵回鄉轉業,保障其後續生活需求。
三十五歲,其實就算作大齡兵了。
身體和心力都比不上那些二十歲左右的青年,故而這群沒有做成將領計程車兵,便只能退伍,而在其退伍後,朝廷要對其職業有所安排,避免亂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