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足足過了小半個時辰。
趙頊終於看完了《強兵十八條》,其長呼一口氣,喃喃道:“好,好呀,此十八條甚好,確實是解決了一些問題,不過有些細節還有待商榷……”
當即,趙頊與文彥博、高茂山再次討論起來。
片刻後。
趙頊講完了他的一些補充建議,然後問道:“這十八條,可有你們覺得難以執行的?”
文彥博和高茂山互視一眼,然後露出一抹苦笑,幾乎同時說道:“第一條。”
“哈哈……”趙頊不由得笑了。
早在仁宗朝期間,在范仲淹的建議下,朝廷便成立了武學,當時朝堂上人人興奮,覺得大宋的軍事實力要暴漲了。
但是哪曾想,武學成立三個月,報名者寥寥,最後只能作罷,將此衙門取消了。
大宋百年來,重文抑武,並不是那麼容易改掉的。
不過,趙頊心裡非常清楚。
武學對當下的大宋士兵非常重要,乃是軍事變革的第一步,這一步是大宋未來的根基,相當重要。
文彥博和高茂山也是當年成立武學的參與者,生怕將學堂辦砸了,故而有些信心不足。
趙頊想了想道:“第一條非常重要,朕親自來辦,你們不用擔心。”
隨後,三人便繼續討論起來。
一直到天色擦黑,文彥博和高茂山才甚是興奮地離開了垂拱殿。
二月二,龍抬頭。
趙頊在最新版的《強兵十八條》上簽字蓋戳。
自即日起,《強兵十八條》將正式試行。
當下的試行範圍為高茂山統管的中央禁軍與王韶、折繼世統管的西北禁軍,待三個月後,河北禁軍和南方各路禁軍也將會執行此策。
如今,朝廷無論施行任何變法措施,官員和百姓都是甚是贊成。
因為他們知曉,變法真的可以強宋,真的可以富民。
大宋朝廷與民間的聲音,空前統一。
王安石、司馬光二人在成為中書省的中流砥柱後,中書的辦事效率再次提高,這讓趙頊甚是滿意。
很快。
遼國也聽說了大宋的強兵之策。
耶律洪基頓時有些急了,他認為這是大宋準備收復燕雲十六州的訊號,當即與其他三國的聯盟事務也愈加深入起來。
這四國已經準備卯足力氣,將所有實力都轉化為戰力了。
贏了大宋,那將是應有盡有,而若輸了,那就是亡國了。
……
二月十二,天色微涼。
趙頊在垂拱殿來回踱步。
在他的指示下,武學重新開啟,並在貢院旁設立了軍事學院,命名為武學堂,著重招收十五歲以上,二十五歲以下的青年。
武學堂的先生基本都是文武全才,如王韶那般考取過功名,但卻成為一名武將的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