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月二十日,樞密院內。
官員們腳步匆匆,討論聲此起彼伏,紙片如雪花般在多個屋子內飄蕩。
很多人都是鬍子拉碴、蓬頭垢面,且頂著一個個黑眼圈。
在一處空間足足有二百多平的大廳內。
前方白牆上寫著一行大字:如何讓百姓像尊重讀書人般尊重每一位士兵。
文彥博、韓琦、韓絳、司馬光、王安石等人坐在一處長桌前,吐沫橫飛,討論的甚是激烈。
就連河北的種鄂、西北的王韶和折繼世也遠端參與了進來,每隔幾日便會讓驛兵寄來一封書信。
本月月底,樞密院必須要給官家上交一份強兵變法之策。
時間緊,任務重。
留給樞密院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與此同時。
百姓們也都圍繞官家那一句【如何讓百姓像尊重讀書人般尊重每一位士兵】,參與討論起來。
文彥博專門派出一批人,收集整理百姓們的建議和主張,每日都會匯總到樞密院。
……
一座茶館中。
幾個年輕人聊起了朝廷正在徵集的強兵之策。
“官家所言:如何讓百姓像尊重讀書人般尊重每一位士兵。我認為,就是要讓士兵們多讀書,唯有讀夠足量的書,方能像本人這般儒雅,然後便不會再粗魯了!”
“有道理,我大宋如今擁有了如此多的火器,就連我這種只有縛雞之力的男人拿著火器都能以一敵十,士兵們缺的不是武力,而是知識!”
“兩位所言,完全是放屁,若是讀書能當兵,怎麼不找你們,你們試著扛著一個破甲火箭筒試試,能一口氣跑十里嗎?你們看看自己,身上有半分男人氣嗎?”
“三位,我覺得,未來計程車兵應該屬於,被窩裡放屁,能文聞)能武捂)型別的。另外,他們需要知曉的知識和咱們科舉需要知曉的知識根本不一樣,也不需要一樣!”
……
片刻後。
一名蒐集訊息的男子,在小本本上寫道:“有書生認為,好士兵應當是,被窩裡放屁,能文能武。”
轉眼間,到了正月二十九。
樞密使文彥博揉著太陽穴,慢慢放鬆,他已沒前幾日那般焦慮了。
這個月,從他耳邊響過的,少說也有上萬條強兵之策,能用的還是有一些的。
而現在,他要做得便是刪減與聚焦,力圖用最實用、最簡單的策略,解決更多更復雜的問題。
二十九日晚,近子時。
樞密院中,只剩下了文彥博、司馬光、王安石與高茂山四人。
明日彙報者,乃是文彥博與高茂山。
之所以,司馬光與王安石也在這裡。
其一是因為這二人提出了很多好想法,其二是因為此二人尤為擅長熬夜,其三則是二人文筆甚好,讓二人撰寫強兵之法,最為合適。
這一晚。
沒有了喧鬧的爭吵,也沒有新的想法冒出,有的只是對這二十多天討論成果的總結。
司馬光與王安石的政見雖然偶有偏差,但二人對待變法,非常認真,且是傾盡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