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闡跪在地上,低著頭,聲線顫抖地說道,
“大將軍,這些夷兵馬匹上盡被包裹著皮具,刀槍不入,皮具之上還扎著鐵棘子,兵士碰之非死即傷,再加上胡人騎兵來如風去如風,實在是難以招架!”
“哼!”
石超怒極,指著王闡大罵道,
“此乃懦夫之詭辯!分明就是防守不利,來人,罪將王闡傷本軍勢氣,按軍法從事,當斬!”
公孫藩,牽秀,郝昌,王粹趕緊給王闡求情,苦勸石超,石超定是不饒,當下就斬了王闡,懸頭示眾!三軍驚愕!
石超當即便斬了王闡,憤憤回返回了大寨,不料,屁股還未坐熱,公孫藩又來報,胡人騎兵夜襲郝昌北部大營,被郝昌擊退,石超立即前去,郝昌見石超怒氣衝衝而來,嚇得跪在地上頭如搗蒜,不住給石超叩頭,口求饒命,不用想,肯定此番,郝昌軍部也跟王闡的結果一樣,不過石超並未殺郝昌,大軍備戰在即,總不能殺了一個又一個。
丑時,胡人再度夜襲牽秀軍部,不過牽秀早有防備,寨門備下了大量的拒馬樁,如此一夜,胡人三度夜襲石超大寨,折損了石超幾百步卒不說,最重要的是石超的軍士一夜未眠,精神高度緊張,第二日行軍,眾將士都疲憊不堪。
第二日,王浚,司馬騰攜大軍殺來,兩軍對壘,王浚立於馬上,用馬鞭指著石超罵道,
“石超逆賊!如今我王浚有天兵相助,戰無不勝,你若是識相,速速下馬投降!本官可免你一死!”
石超怕的不是王浚,而是王浚身後的鮮卑騎兵,石超亦是出陣,揮舞金蘸大斧,道,
“王浚犯上作亂!取其首級者,賞千金,分萬戶侯!”
但是是花草的兵卒一夜未眠,精神渙散,俱無戰意,即便是石超如此說,兵卒也沒有絲毫的熱情,王浚哈哈大笑,道,
“賊將!今日就是你的死期!”
說罷,王浚馬鞭一揮,三萬幽州兵馬盡皆殺出,兩三聲炮響,四面胡人騎兵殺出,昨夜夷兵接連三次夜襲張方大營,斬殺了數百兵士,但是竟然未能留下一具夷兵的屍體,這些夷兵已被石超的兵士視為天神,只見夷兵四起,石超的軍士一觸即潰,只顧著逃跑,哪還想著打仗!
郝昌揮舞長槍,一槍戳死一名想要逃跑的兵士,大喝道,
“有後退著!當即斬殺!”
不料話音剛落,王浚手下大將王昌捻弓搭箭,對準郝昌一箭射出,正中郝昌心窩,郝昌當即斃命於馬下!
石超的兵士見狀,更加驚恐,四散逃命,王浚大軍殺奔而來,胡人騎兵四散衝擊張方大軍,石超大敗,平棘剎那間血流成河,死屍累疊!牽秀死戰不退,鮮卑大單于段務勿塵的弟弟段涉復辰揮舞雙刀殺來,牽秀大怒,揮槍而鬥,數合,便被段涉復辰刺傷了肩膀,段涉復辰回身一刀,準備結果了牽秀的性命,不料眼睛一撇,一杆長槍飛來,段涉復辰左手一揮,把長槍打散,只聽一人暴喝道,
“賊將休狂!王粹來也!”
王粹救牽秀心切,便把長槍擲向段涉復辰,自己拔出佩刀,與段涉復辰大戰一處,想那王粹,乃是滅吳大將王濬的兒子,自小熟讀弓馬,其刀法漸佔上風,不過段涉復辰的馬術更高一籌,人和馬猶如一體,此消彼長,二人連鬥三十餘合,竟難分高下!
石超拍馬趕到,與王粹合戰一出,段涉復辰自知不敵,勒馬而回,王粹於亂軍之中救了牽秀的性命,然後看著石超,道,
“將軍!快撤軍吧!”
石超回望著自己的兵士,一個個在夷兵的急攻之下,愴然倒地,鮮血噴上天空,慘叫劃破耳膜,石超喃喃道,
“這可是成都王全部的家當啊!”
王粹急道,
“將軍!來不及了!下令撤兵吧!”
石超突然瞪大了眼睛,咬碎鋼牙,怒視著遠處的王浚,道,
“本將軍誓死不撤!今兒我豁上性命,也要跟王浚這老賊拼了!”
說罷,石超就要揮斧上前,王粹牽秀知道大勢已去,石超此去必難全保,牽秀忍者肩膀劇痛,拼命拉著石超,王粹勒馬回視眾軍,高聲喊到,
“大將軍有令!全軍撤兵!”
公孫藩在亂陣之中左突右殺,始終尋不到張方,王粹和牽秀,便自知勢盡,勒馬望清河而逃。
平棘大戰,兩軍共投入了十幾萬兵馬,但是戰鬥在兩個時辰之內就結束了,以王浚的全面勝利而告終,最終王浚斬敵三萬,並且俘虜了兩萬敵兵,非常高興,收拾完戰場,王浚升大帳,大擺筵席,論功行賞。
話說這鮮卑的首領段務勿塵,是晉武帝司馬炎親封的遼西公,王浚起兵征討司馬穎之際,段務勿塵身體有佯,封長子段疾陸眷為左賢王統領兩萬兵馬,弟弟段涉復辰為右賢王,此外,還有段務勿塵的二子段匹磾di一聲,音同滴),三子段文鴦yang一聲音同洋),四子段叔軍,五子段秀一同出征,其長子段疾陸眷多年隨父親段務勿塵南征北戰,殘忍好殺,在軍中威望極高,二子,三子,五子均有不俗武藝,而且看不起文人,但是偏偏段務勿塵的四子段叔軍尚文,大破張方的疲兵之計,便是出自四子段叔軍的計謀。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封賞完畢,王浚舉起酒杯,道,
“石超此軍,乃是司馬穎那逆賊全部的家當,這一次在平棘大敗張方,七萬大軍,斬殺了五萬,俘虜了兩萬,司馬穎很難再東山再起了,這一仗,狠狠地出了一口本館的惡氣,仰仗各位親戚,兄弟,子侄,我王浚不勝感激,先飲一杯!”
說罷,王浚端著酒杯一飲而盡,胡人好飲酒,幾大杯美酒下肚,便搖搖欲墜,王浚睜著醉眼,說道,
“此番本官帶來的三萬幽州兵馬,不僅沒有折損一人,而且還俘虜了兩萬人,這全是仰仗著各位將軍的功勞,待本官,帶著著五萬人返回幽州之後,定然會向朝廷給你們請賞,封你們官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