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歸降的葛邏祿部想要突破安西軍的防線,與西邊的突騎施舊部彙合,重新奪回碎葉城。
那怎麼行?!
李琮大怒。
碎葉城才拿回來不到一年,因戰封賞的銀兩還沒送到呢,現在要是被葛邏祿搶回去,那戶部不但有理由賴賬,說不定還得削減安西都護府的軍費,他可太知道那群老油條的心思了!
中軍營奉命出征,神臂營星夜兼程,在熱海附近拉開架勢,阻止葛邏祿部向西突進。
阿史那獻親自率領親衛和神臂營出軍陣,李琮帶王晙軍、郭知運等人前來督戰。這是神臂營組建之後第一次與突厥騎兵正面對抗,所有人都很期待,也很好奇,想要知道張孝嵩的神臂陣到底有沒有演練那樣的好用。
至於郯王殿下的安全問題……這不748也跟來了嗎,見勢不好直接飛天遁,剩下的交由郭知運、王晙等猛將,怎麼也不至於讓個葛邏祿部倒反天罡。
畢竟,鐵勒九姓中的葛邏祿並不算什麼強大的部族,不然也不會在去年便主動投了大唐。
這次葛邏祿被默棘連攛掇著叛唐,一方面是默棘連兄弟雷厲風行地接手了默啜的權力,態度之強硬甚至比默啜在世之時尤甚。
另外葛邏祿也對朝廷最近的安撫政策十分不滿。最近長安對他們的態度不如之前那樣和藹,安西都護府甚至收起了租庸調,這在以前歸降的時候可是從沒有過的。
為什麼要交租庸調!?難道不應該是大唐的官員送給他們金銀和絲綢嗎?!
“就因為這個?”
舉著望遠鏡正檢視敵軍列陣的大壯十分想不通。
你看對面那群葛邏祿騎兵,一個個橫眉立目彷彿惡鬼一樣,不知道的還以為有什麼血海深仇。
其實哪有什麼仇?去年這群人還主動投了大唐,以大唐的子民自居呢。
“葛邏祿部不是遊牧部族嗎?那些礦石就埋在地下,平時他們也不挖,用來交租庸調他們也不虧什麼啊?!”
他百思不得其解,但748倒是很能理解葛邏祿的心情。
“不賺就是虧。”
它慢吞吞地說道。
“別人歸降都是賺錢,結果他領頭的這一波還要交租,他肯定不高興。”
也是。
大壯點頭。
換位思考,這不是錢多錢少的問題,是叫他交錢他就不高興。
可誰讓現在安西軍硬氣了呢,前有張孝嵩帶兵千裡突襲,後有他薛大壯扔火油罐大破渴塞城。
嘿嘿,他現在在磧西也算一員戰力呢。
哎呦,葛邏祿這騎兵要結陣沖鋒了。
他可得精神點,要是情況不好他得趕緊把李琮拉上吊籃,別讓郯王扯了大軍的後腿啊!
李琮要是知道大壯這麼想他,再好的脾氣也會忍不住要罵人。
不過現在他可顧不上這個,因為葛邏祿兩部的騎兵已經出現在望遠鏡的視野中,黑壓壓的一大片,正在集結列陣。
葛邏祿人最早遊牧於阿爾泰山南部,突厥汗國興起以後,葛邏祿歸附突厥汗國,後又改投薛延陀汗國,乃是東西突厥間頭一號的牆頭草,哪邊興盛便往那邊倒伏。
開元三年,葛邏祿葉護蘇秘失率車鼻施、鼠尼施部投靠大唐,原本以為能得到大唐豐厚的饋贈,還能送個宗室貴女前來和親,名利雙收。
結果蘇秘失失算了。貴女沒有,金銀沒有,光給了個空頭名號,沒有半點實惠不說,轉過年來安西都護府的人又上門說要收租庸調,所有大唐的臣屬國都要交。
雖然要的是那荒漠上隨處可見的石頭,可蘇秘失覺得這不是給什麼的事兒,是大唐的朝廷根本沒看得起他這個葛邏祿的葉護!
以前歸降可不是這樣的規矩,怎麼到了他蘇秘失這裡就變了?他蘇秘失比默啜遏波之差什麼?!
於是默棘連的使者一來攛掇,蘇秘失立刻便動了心。他還聯絡了踏實力部的葉護阿圖力一同舉事。謀剌部葉護其阿倒是謹慎,沒參與其他們的叛亂計劃,縮在後方觀望事態發展。
蘇秘失是葛邏祿三部中首屈一指的勇士,正值壯年,對本部族的武力頗有自信。
他麾下有五百名披鐵甲的驍騎。知道要對戰大唐安西軍,他還攜帶上百具馬甲,以抵抗傳說中的“飛天雷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