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周笑川的幼年時分
大夏的周氏一門,是大夏國內數得上的名門世家。
如今的鎮邊大將軍周橋安娶得亦是名門之女,此女子端莊賢淑。因大夏同著大慶之間多有戰事發生,這周橋安多數時候都是不著家的。
男子漢,建功立業,保家衛國視為己任,這自己小家便是隻能夠靠著妻子一力承擔。
雖說對著妻兒多有愧疚之意,可是面臨家國之選,周橋安還是義無反顧的奔赴疆場。
當初與夫人成婚之時,他們亦是隻得在家裡待了三日有餘,邊奔赴疆場,而他新娶得夫人便在宅子裡,待了近一年方才得以見到丈夫第二面。
對於新婚的夫人而言,如此長時間的等待,何嘗不是一種煎熬。
大夏王上亦是感念周氏一門忠烈,考慮到周氏一門的香火傳承,於是便特令周將軍新春之後,在家中陪著夫人兩月,而周府的第一個子嗣便是這時候懷上的。
當時周將軍兩月奉命在家陪著夫人,兩月過後,便奔赴戰場,周夫人有孕:額訊息傳到邊疆已是一月之後的事情,那時恰逢邊關戰事吃緊,周將軍大勝之時周夫人已經懷著八月的身孕,當日臨盆之時,周將軍恰好從邊關趕了回來。
這孩子誕生之時,他父親從邊關凱旋而歸,對於周府而言,這個周府的嫡長子來的十分的討喜。
自然雙喜臨門,這嫡長子便是頗為受著重視。周笑川這個名字是大夏帝王給賜的,寓意其父周橋安鎮守四方山川,笑對四方來犯之氣勢。
而周笑川當時的滿月宴席亦是辦的整個國都人人皆知,這國都的街道上有百姓自發組成這宴席恭賀周將軍得了麟兒。
如此,放在那些別有用心的人眼中,這便是又可大作文章之事。可是,周橋安乃是一屆武夫,雖說在戰場之上無往而不利,可是這官場之中,便是捉襟見肘,左右為難。
所以周家一門,雖說有諸多的將才追隨左右,可這朝中的言官甚少,這周氏一門的忠烈在這朝堂之上,在這朝堂之上被著奸佞之徒多加詆譭,這大夏王上雖說未曾將那些言語聽見心中,可長此以往,終究讓帝王聽進去一語:
功高蓋主。
帝王都忌諱此事,更是忌諱功高蓋主的那人。
更忌諱的是那功高蓋主之輩,如今後繼有人。
周笑川在滿月宴席之上唄抱了出來,大夏的太子同著最為受寵的王子俱是抱過小娃娃。那樣粉嘟嘟的,小巧柔軟的小娃娃,自然是不會引起那些日的忌憚之心。
他們只是覺得這孩子如此的可心。
抓周之時,周笑川抓了筆洗和長矛,周將軍府內皆是言語小公子以後定然是個文武雙全。
周橋安如今後繼有人,兒子亦是眾人口口稱讚,他亦是希望這孩子可以長大以後,同他一起上戰場殺敵報國。
如此,在周笑川三歲之時,便替他尋了一個教習武功的師父,這師父乃是高山上的歸隱前輩,因當年周將軍蕩平敵寇,抱的歸隱前輩家鄉父老一方安寧。如此這歸隱的前輩便應允了周笑川父親一件事情。
周將軍一直銘記此事,奈何覺得孩子太小,不能夠送到高山之上學習此事,便找了這軍中一技法精湛之輩教習。
好在周笑川從小便頗為有習武天分,加之博聞強識,這周將軍想著兒子真能夠如同那群人口中所言那般文武雙全,便是他周氏一門後繼有人了。
所以對著周笑川的文武教習都頗為上心,加上重視周笑川的安危。
周將軍倒是未曾料到這朝堂之內有人會加害與他周將軍府,此舉只是為了以防那些在疆場之上被他擊敗的敵人會傷他不成,便將此仇恨加之在他幼子身上。
如此,這周笑川身邊亦是有人看護,雖平日裡都未曾顯現人前,可讓其他深諳此道之人,抓著把柄告到了朝堂之上。
大夏王上狀似無意,在這朝堂之上曾經提起此事,周將軍只好解釋是為了護得周笑川安危。
可這朝堂彈劾他之人言說大夏國都內四海昇平,夜不閉戶,周將軍如此行跡有詆譭之意。
更有甚者意圖將那謀反之罪加之將軍府,周將軍一介武夫,自然是爭辯不來。
而那大夏王上卻是對著群臣阻止一二。就這樣周笑川去了宮中為那些王公貴族一起在太學裡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