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這兩人不但不痛改前非、知恩圖報,反而得意地說,他們被提拔,不是靠了妹妹,而是靠著死去的父親。
武則天發現,自己以德報怨,換來的居然是以怨報德,立刻勃然大怒。馬上把武氏兄弟貶黜出京,兩人之後不久就死去。他們的家人,男的披枷帶鎖,被流放到嶺南荒蠻之地,很多人都病死了,女的被沒入宮中,做下賤的奴婢,做最苦最累的活。
欺負楊氏母女最厲害的人,甚至被記仇的楊氏,鞭打到肉盡骨見而死。
活下來的那些人,心裡怎麼可能不痛恨武則天呢?
武則天怎麼會放心,讓自己的仇人做繼承人呢?
於是,官員和武則天取得了暫時的妥協。
但是,武則天自己也清楚地知道,如果她稍微不注意,眾臣馬上就有可能馬上叛亂。所以,她把武家人召回來,許以高官厚祿。要他們密切監視文武百官的動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家人也不傻,他們知道自己是武則天的惡狗,是用來咬人的。
武則天去世後,如果他們得不到皇位,很可能馬上就被清算。
如果武則天的親兒子沒了,那皇位就很可能落到他們的手裡。
所以,他們不停地收集李顯李旦的黑材料,想要殺死這兩人。
但是,武則天清楚,讓親兒子繼承皇位,自己還是母親。
讓仇恨自己的侄兒繼承皇位,她不但得不到祭祀,她的兒子、女兒、孫子、外孫、孫女、外孫女,整個家族,全部都會被武家人殺死。
她只是在利用武家人而已,犯不著做出那麼大的犧牲。所以,任憑武家人如何上躥下跳,她都不會殺死自己的親兒子。但是,同時她也要斷絕群臣的非分之想,否則她馬上就位置不穩。所以,在表面上,她還是要給武家人一點念想,他們好好監視那麼多不安分的大臣們。
歷朝歷代的皇帝,最要緊的工作就是做好平衡。皇帝的位置誰都想做,但皇帝一個人再苦再累,也防不住那麼多人。價效比最高的辦法就是,讓各種有可能挑戰她的勢力互相鬥起來。如果各種勢力勢均力敵,誰也吃不掉誰,那皇帝的位置才安穩。不僅大臣們的勢力要平衡,皇子們的勢力也要平衡。
為了皇位和富貴,皇子會和大臣結黨營私,互相鬥爭。如果平衡起來,那皇帝的位置還算安穩。如果一派打到了其他派別,那皇帝的位置也不安穩了。
歷史上,皇子們搶班奪權,逼死皇帝的事情數不勝數。武則天之前,就有李世民殺死哥哥弟弟,逼李淵退位。
再往前,有隋煬帝楊廣鬥倒哥哥楊勇,逼隋文帝楊堅退位。
這種事情,太多太多,武則天不得不防。
尤其是,她改唐為周,本來就不合法。
如果發生政變推翻她的統治,那是天命所歸、理所當然。
如果她立李顯為太子,很快就會有很多人聚攏在李顯周圍。
大家都知道,擁立未來的皇帝才最有前途。
武則天在鋼絲繩上輾轉騰挪,終於做到了平衡。
可是,好不容易做到了內部平衡,外部又不平衡了。
武則天改朝換代時候,殺死了很多反對她的軍隊將領。
導致本來還算平靜的邊疆又動亂起來。
北方的默啜可汗,打著棄周復唐的旗號叛亂。武則天鎮壓不成功,談判也不成功,只能想其他辦法。她只好把李顯召回,立為太子,這就堵了默啜可汗的嘴。
再讓李顯出面去募集軍隊,人心所向,幾天就招到五萬人。
默啜可汗看到大軍壓境,就退回漠北了。
經過這事,武則天清楚地看到,老百姓還是忠心李唐皇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