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歷史軍事 > 大唐稱心 > 第一百五十四章 所謂帝皇權術

第一百五十四章 所謂帝皇權術 (第1/3頁)

推薦閱讀:

羅逸第二次見到武瞾,倒還真是在武家,可以說當時的他閒來無事,算是當時的一幫紈絝朋友,也就是程處默之流那是說見到有所謂的“美女出沒”。

這到了之後羅逸才反應過來,他們指的居然是武瞾的姐姐。

而雖然這時候的武瞾也是美人胚子,但是畢竟年紀太小,這些個傢伙都還看不上。

只是羅逸和武瞾畢竟在羅府見過一面,此時也是親自說了幾句寒暄的話。

而羅逸看得出武瞾也有些緊張。這次她和姐姐出來,看樣子更多的是許久沒來長安,特意是來踏青的。

羅逸知道武瞾的智慧不容小覷,又或者說她的腦子真不是一般的靈光。所以羅逸可不敢輕易小看只有十歲的武瞾。

就是武瞾,也就是未來的武則天,羅逸心裡是真的由衷的佩服。這是在她的權謀之術。

很多人好奇武則天最後為何把皇位還給了老李家,其實在羅逸看來這個問題還真是一個經典的帝皇權術問題。

認為武則天會糾結於傳位李家還是武家,這也太小看武則天了。

武則天如果真的這麼蠢,她根本做不了華夏曆史上空前絕後的女皇。

事實上,武則天本來就是想要,在自己死後,把皇位還給李家的。

困擾她的是,要以怎樣的方式,才能在自己死後,才把皇位還給李家。

把皇位還給李家不難,但是加上“在自己死後”這個前提,

而不是自己還活著的時候,問題就變得複雜多了。

某種程度上說,這兩者是很矛盾的。

那武則天是如何以她過人的政治智慧,來解決這個矛盾的?

我們都知道:越是聰明的人,越懂得為了長期利益放棄短期利益。我們“預期”到做某件事長遠看是划算的,我們才會忍受暫時的不舒服。

對長期利益的“預期”,是我們做事的出發點。武則天作為君主明白主動引導,官員和老百姓的“預期”,的重要性。武則天逆勢而為,改朝換代,自然激起了眾人的不滿。對抗要冒殺頭的風險,眾人想要對抗,總得先掂量一下,反抗的成功率。

如果武則天最終是要傳位給李家,那不值得冒掉腦袋的風險馬上就動手。因為馬上就反抗的人,都被武則天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鎮壓了。武則天知道,大多數官員,是反對她改朝換代的。但是,她又不能把他們都殺光。

一來,她沒有那樣的能力。

二來,殺光這些人,就沒人給她幹活了。

所以,她要儘可能團結大多數。

一方面,把堅決反對她的人迅速殺死,以絕後患。

同時威懾那些溫和的反動派,斷絕他們迅速復辟的念想。

另一方面,打一巴掌再賞一甜棗,讓他們知道,皇位最終還是李家的,只需要多忍耐幾年就可以。

武則天對大臣們說:卿輩有受遺老臣,倔強難制過裴炎者乎?有將門貴種,能糾合亡命過徐敬業者乎?握兵宿將,攻戰必勝過程務挺者乎?此三人者,人望也,不利於朕,朕能戮之。

這樣一來,大部分人就不得不妥協。

如果馬上就反抗,那立刻就會被誅殺,即使李唐復辟,自己也撈不到好處。如果耐心等待,天下終歸還是李家的。

武則天稱帝時候,已經六十七歲。李世民和李治,五十多歲時就去世了。

眾人大多預期武則天活不了幾年,不值得為這幾年,白白送上自己性命。

萬一武則天真的傳位武家,武家的繼承人那麼膿包,等女皇死後,眾臣再動手也來得及。

當年呂后專權時,呂家也曾囂張跋扈。呂后一死,不費吹灰之力,諸呂就被平定,這樣的先例人人都知道。

況且,武則天基本上是不可能傳位給武家的。大臣們都知道,武則天和武家人,有著血海深仇。武則天的父親有兩位妻子。原配相里氏早死,留下元慶元爽兩兄弟。李淵親自做媒,讓楊氏做了續絃。楊氏沒有兒子,只生下武則天姐妹。武則天的父親死後,兒子繼承家業。楊氏母女被欺負走投無路,武則天這才入宮,以求絕處逢生。武則天當皇后後,苦於朝廷中沒有自己的人馬。不得不放下仇恨,提拔自己討厭的兩個異母哥哥入朝做官。

最新小說: 快穿逆襲:炮灰寵夫 最後一顆子彈留給你 回到明朝當海盜 三國第一軍師 芳魏 大明:家父九千歲 明末的王樸 大漢在逃天子 重生大明當昏君 末世之雍正帝妃傳 攤牌了我是假太監 全球戰國 山寨小相公 三國裡的MC玩家 大秦之我被祖龍偷聽心聲 這裡有家咖啡廳 1644我的帝國 非典型原始社會 穿越之萬古明君 快穿:每次都在玩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