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相信,如果真的有那麼一天,外敵入侵,鄭成功不是倒在和敵人戰鬥的戰場上,就是死在一座面對敵軍圍攻的孤城裡。
“好,那此行你就在徐提督的艦隊裡聽命吧。”
安排好鄭成功的歸宿和管理後,朱慈烺又對鄭芝龍和徐宏基這兩位大將說。
“此行你二人以徐宏基為主,鄭芝龍為輔,此行鄭芝龍你一定要好好幫助徐宏基,他不清楚東瀛附近的海況和水文條件,而且不懂東瀛語。”朱慈烺囑咐道。
其實如果按照個人實力和對東瀛的瞭解程度偶來講,鄭芝龍,甚至是鄭森都更適合做為此次遠征的指揮官。
可惜鄭芝龍和鄭森生的不好,鄭芝龍從天啟年間歸順大明,到崇禎十七年,也就是公元一六四四年,才被崇禎皇帝封了一個南安伯。
雖然這個爵位和他的實力嚴重不相匹配,但和他的行為卻十分貼切,鄭芝龍在南方沿海地區抗擊倭寇、西方殖民勢力,為了大明的海防立下了汗馬功勞,南安可謂名副其實。
不過終究爵位、官職太低,徐宏基祖上是大明開國時期南征北戰的大將軍徐達,他承襲了祖上的爵位,到今日做了魏國公,又因為根正苗紅,擅長水戰,被朱慈烺任命為東海水師提督,正二品的朝廷大員。
徐宏基的地位比鄭芝龍高多了,所以此行朱慈烺只能讓徐宏基為主,做指揮官。
“陛下請放心,魏國公名門之後,臣早有仰慕之情,一定傾力相助。”鄭芝龍拱手抱拳對朱慈烺說。
如今海內安定,天下一統,鄭芝龍也沒什麼花花腸子了,只想好好生活在大明,而且徐宏基是徐達的後人,對於徐達,鄭芝龍可是從小就十分仰慕的。
所以這次他一定會好好幫助徐宏基,完成朱慈烺的命令。
在召見過徐宏基、鄭芝龍、鄭成功三人後,朱慈烺留他們在京師休息一晚,次日便打發他們離開京師去了金山衛,隨行的還有大批用來補給戰船的物資。
在金山衛稍作修整三日後,鄭芝龍就和徐宏基楊帆起航了,雖然他們兩軍合在一起也只有一萬人,可他們火力強大,不到一百艘戰艦,竟然有火炮數千門,而且刀槍劍戟、弓弩火銃應有盡有。
就算把朝鮮、東瀛全國的火炮拉出來,恐怕也沒這隻艦隊多。
從金山衛南下後,藉助東西方先進科技,海圖、羅盤、司南、測距儀、天文知識等等,這隻艦隊沒有采用傳統中華水師的行軍方式沿海岸線行駛,而是從大海中直穿過去。
不過他們沒有直接前往東瀛,而是先到了朝鮮王國的漢城一趟。
一是為了補給一下物資,二是為了在這些小國的面前展示一下天朝上國宏大的軍威。
果不其然,艦隊剛一靠近漢臣附近的港口,朝鮮軍民就十分驚恐,還以為是從遠方飄來了一塊大陸呢。
不過很快,艦隊就靠近了陸地,在看到是一隻陌生的艦隊後,這些朝鮮軍民更加惶恐不已,害怕是來侵略的敵人。
喜歡大明太子的全面戰爭請大家收藏:()大明太子的全面戰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