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
胡阿姨見狀,出面化解尷尬,“大學同學之間同一個省或相鄰省的,一般都比較親近,我那時大學也一樣,學校裡各省都有建立老鄉會,我們當時建立的不僅僅是hj老鄉會,還建立了東北老鄉會。你們學校有沒有建立老鄉會啊?”
羅清芳回答說:“有的,每個省都有老鄉會,老鄉會還會經常舉辦一些聯誼活動。”
“這樣不錯,至少讓你們這些遠離家鄉的遊子,有一種歸屬感。”胡阿姨是過來人,感受較深。
羅清芳和吳小軍深有同感。
說話間,吳小軍突然想起一些事情,說:“我記得小時候,我們村裡來了一批知青,他們就是江西的。當時他們分散住在我們村的不同人家。他們以前應該從來沒有幹過農活,可是天天跟著鄉親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非常辛苦。當時想到他們遠離家鄉,很同情他們。”
“知青下鄉確實是比較辛苦,從來沒有幹過農活的人,要天天拿著鋤頭下地,可想而知。”顧叔叔感慨。
“不僅是鋤地,春天時要收油菜打油、插田、扯秧、插秧,夏天時要種蔬菜、挖花生、車水、收割稻子、打穀機打稻穀……”
吳小軍還沒說完,羅清芳便搶過話題,“秋天時又要收割稻子、打穀機打稻穀、挖紅薯,冬天時要種白菜……”
顧叔叔見吳小軍和羅清芳對農村生活倒背如流,也來了興致,也插話道:“還要打豬草、餵豬、打魚草、挑井水、到池塘裡洗衣服是吧?”
吳小軍和羅清芳一聽,見顧叔叔這麼熟悉農村生活,倍感親切,異口同聲說:“是的是的。”
羅清芳接著說:“我們家離水井很遠,我在家時每天都要挑著一百多斤的水,來回好幾公里,一天還要挑兩三擔。”
顧梓哲一聽,圓瞪著兩隻眼睛,表示十分驚訝:“姐姐,你這麼瘦,怎麼能挑得動一百多斤的水?”
羅清芳輕描淡寫地說:“開始挑不動,挑得多了,力氣慢慢變大了,就可以挑得動了。我不止挑水,我還挑稻穀,挑紅薯。每年夏天交糧食給國家,我還要和媽媽一起都挑著一百多斤的稻榖送過去呢,並且不止送一趟,還要送很多趟,有時候送過去檢驗不合格,還要挑回來再曬好、車好再送過去。”
羅清芳陳述著她的生活,波瀾不驚,卻讓桌上另外的幾個人聽得心疼不已。
這麼瘦弱的一個女孩,卻承擔著生活的重壓,在艱苦中艱難前行。
顧梓哲既佩服又同情,“姐姐,你太了不起了。”
吳小軍心疼得無以復加,心裡暗下決心:此後餘生,一定要護她,讓她少受苦。
軍官夫婦不約而同地想:這小姑娘這麼瘦弱卻要挑這麼重的擔子,她只提到了她母親,並沒有提到她的父親。她的家境困難到什麼程度呢?
關於她的家境,她沒主動講,夫婦倆本來想問,因為怕她介意,也還沒找到合適的機會問。
夫婦倆相互對視了一眼。等找到合適的機會一定要好好了解。
(本章完)
喜歡陪你賞風花雪月請大家收藏:()陪你賞風花雪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